5. 相亲安排:选对「三件套」,脱单「呱呱叫」
相亲安排:选对「三件套」,脱单「呱呱叫」
桃花自由指南:相亲不可耻,脱单没问题
相亲是路人甲和路人乙的初次见面,所有细节都会被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经常得出以偏概全、一叶障目的结论。虽然不合理,但相亲的特点就是如此,所以时时、处处都要小心驾驶,别违章。虽然完美并不存在,但相亲高手和相亲小白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从相亲安排这件事上就能看出大概。他们能做到把相亲对象当客户爸爸一样贴心、细致地对待,成功率自然比常人高了几档,就算不成,对方也愿意给个好评。
相亲安排主要涵盖三个方面:
● 选择见面的地点和场所。
● 选择相亲的时机和时间。
● 选择适宜的相亲方式。
经验告诉我,能妥妥设计、安排好这三项的人,排除极端个例,他们的智商、情商和人品都不会差。智商、情商和人品不差,不说大富大贵,挣到全家够吃的饭票也该不是问题。这样就剩下颜值分的大小,只要不是低到地平线以下,问题就不大。再说,小矮人不也和美丽的白雪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吗?
赶紧对照下文,看看在相亲安排这件事上,你能给自己打多少分。
一、相亲坐标:如何选择相亲地点?
有人说,我选择在哪见面完全是随机的。由于某些条件的限制,有时确实很难精心策划、事先准备相亲地点。但即便如此,也并不是绝对随机,一定隐藏着你的主观性。哪怕你随手指着一家饭店对女主说,要不这家呢,你看行不?看上去完全是碰巧,其实不是,你为什么不选择隔壁哪一家?还有隔壁的隔壁那一家?这里面你是有考虑的。只是考虑的时间很短,感觉上好像是一拍脑袋就选好了似的。
既然选择是主观的,那就有必要了解一下安排见面地点和场所的几个优先原则:
(一)方便女主
城市越来越胖,加上交通拥堵,同栖一城见个面也并非易事。在选择相亲地点时,不妨兼顾双方的距离远近,那些比较居中的区域是优先选项,双方都能够接受。作为发起邀约的男主,如果不征求女主的看法,直接把地点选在了自己更方便的地方,一定会被女主吐槽「自私」,气性大的可能因此就不打算接见男主了,故意放你个「鸽子」也说不定。
我有个女同事就曾因此有意报复对方,到了约定的见面时点后,并未去接头,而是故意先去附近商场逛了大半个小时。见到男主后,还不忘委婉地开怼:您安排的地方实在太远了,路上又堵,迟到了点,实在不好意思啊!
虽然我觉得同事的做法不太厚道,但受此启发,之后自己相亲时也尽量做到方便女主,主动把见面地点选在女主的地盘附近,要么靠近女主的公司,要么在女主家附近。这种服务态度相当于送货上门,还包邮。此招实在是高,尚未见面就给了女主一顿贴心的暴击(其实并没有,女主早已习惯了),打得她心枝乱颤,连我自己都佩服。
(二)扬长避短
我天生笨手笨脚,端一碗水,必定会撒出来一点。洗碗,必定溅成半个湿人。我妈恨铁不成钢,说我投错了胎,本应是皇帝的儿子。平时这倒也没什么大不了,但是相亲的时候就挺要命了。
第一次相亲,我请女主吃自助餐,当时的想法是这样比较省钱。省钱是省钱了,但是却很不省心。为了表现自己的绅士风度,我跑这跑那、拿吃拿喝,希望能为相亲对象提供五星级服务,结果洋相出尽,把粉丝挂到了碗外面,把饮料碰倒,抽餐巾纸带起纸包差点掉进菜里……我这一连串心灵手不巧的神奇操作,完美地暴露了自己笨手笨脚的基因。女主看出了端倪,聪明地往后挪了挪椅子,生怕再中枪,尴尬得我想就地去世。
你看,这就是选择相亲场所考虑不周的例子。手脚不大灵光的我,干不好兼职服务员这个活,本不该选自助餐厅这种地方。而我比较擅长纯聊,公园、咖啡厅之类环境优雅的地方,才能发挥我口吐芬芳的才华不是?
听说有的相亲男主选择自助餐厅,居然是为了观察女孩是否会自己动手,考察对方是否勤快和具有服务精神。我只能说,哥啊,请擦亮你的近视眼,看看现在是什么年代,你确定没有搞错方向?这种暗搓搓的小心思,在男比女多 3000 万的国情下,是多么不合时宜,小聪明过头了。
扬长避短不能只顾着自己,更多的要考虑到对方的情况,最好是选择一个双方都能应对自如的场所。你如何选择,是你同理心水平的试金石。
(三)投其所好
满足偏好很好理解,如果你事先打听到对方身上的标签,比如文艺小清新,那约在书店、茶馆、咖啡厅,应该错不了。女主是打卡拍照狂魔,在新建的网红打卡点接头,也是妥妥的。她若是乡土田园风,一起去钓小龙虾又何妨?
投其所「好」是一种给予,能够表达你的诚意,体现你对相亲女主的关心和在乎,还能还给对方一个不错的心情,这些可都是相亲成功的催化剂。
(四)相亲地点要有「备胎」
根据我的观察,大多数男主在选择见面地点时,能够考虑到女主。但往往只安排了一个场所,从开始到结束后都钉在一个地方,经常在相亲流畅度上扑街。更要命的是,认识到转场重要性的小伙伴实在是太少了。
什么叫相亲转场?就是相亲的场所不只有一个地方,还有后备的下一站。比如你和女主约在一家咖啡馆见面,面对面坐着纯聊、干聊,如果其中一方不善谈,说话像小学生写作文一样憋呀憋,气氛就很容易死机,大概率出现的情形就是找个理由尽快开溜。如果你事先还预备了其他场所,比如公园、展览馆、手工馆等,就可以提出换个地方溜溜,从而有效打破相对无言的尬局。
有个相亲女主是一家报社的记者,我们见面前在微信上聊过一阵子,感觉对方就是话匣子转世,忒能聊,我还给她起个了绰号叫「话梅女」,称赞她口含梅花、句句带香。后来约在茶馆见面,没想到女主竟然有些羞涩,说话也是「嗯嗯」「是啊」「对的」之类,好像话匣子丢在家里没带来似的。我想这不成啊,再聊就是景陶镇瓷厂歇业——没词了,得赶紧想辙抢救气氛。幸亏提前备足了功课,知道附近有个说相声的小剧场,于是邀女主一起前往。看完了相声,我们被诙谐欢乐的气氛感染了,心态都放松了很多,之后又回到茶馆聊天,就顺畅多了,越聊越带劲,差点就立马奔现了。
…
有时,即便和相亲女主相谈甚欢,在第一站画上句号就已相当 OK,但我还是有意再邀请女主一起换个场所。转场多了,和女主的交集和互动方式就多了,能触发的话题也越多,联系感和亲近感会在不知不觉中增强。分别之后回忆起来,画面也会更加丰富,这会给人产生一种错觉,仿佛与你交往已久。这样一来,彼此的相亲体验就会更好,为后续交往做好了铺垫,有助于关系升级。
在见面场所之外再准备一两个「下一站」,就像汽车的备胎,在遭遇爆胎时及时救场,让车辆可以继续前行。相亲场所备有「下一站」,相亲更易驶到「终点站」。
不过,相亲转场的选择可不是一件随心所欲的事,我总结了几个要点:
● 备用的场所最好不超过两个。
● 每个站点的距离,控制在步行 20 分钟以内。如果路程较远,当你提议换地方时,对方因为对新场所不了解,缺乏安全感,也可能因为时间预算有限,拒绝你的提议。
● 每个场所的类型要有差异。从咖啡馆换到茶馆没有意义,因为差不多是同一种类型,女主没有什么新的获得感,只会觉得你安排不周,在乱折腾。
所以需要你通过网络把相亲转场的路线设计好,最好是提前踩好点,熟悉就会心里踏实。相亲过程中,当你使尽十八般话题也救不活聊天氛围时赶紧换下一站,这可能是你唯一的生机。
相亲见个面这么麻烦,做男人可真难啊!你也许忍不住要吐个槽,不如索性让女方选择好了,这样总该大大地满意吧?你要真这么想,我只能送你两字:呵呵!你可以征询女主的意见,问她有没有推荐的地方,或者她方便的地方,假装很贴心的样子。但你多半会得到一句「随便啦」,也许她是出于客气,也许是怕烦神,也许是想考验你的双商。总之,若女主愿意揽下找地儿这个活,那是月老看你顺眼,送你一份惊喜,可遇不可求。所以我还是建议小伙伴们,不要有偷懒的小心思,还是走心地安排,用满满的诚意给女主一个「见面礼」。
相亲场所推荐
什么样的相亲场所才算优秀,就像问什么东西才算美食一样,永远没有标准答案,你觉得去公园好,就一定有人觉得它不好。别问为什么,问就是「我就喜欢」。但所有优秀的相亲场所都有一个共同点——适合交流,具体说就是:
1、环境美观、不嘈杂,至少不用扯着嗓门喊话。嘈杂是相亲的第一大杀手,分散双方的注意力,感受极差。女主的声音那么温柔细腻,当你追问对方「啊?不好意思,你说什么?」,累计超过三次,她就想彻底沉默了。想象一下结局?
2、能激发正情绪,比如「很想和今天相亲的这个人一起奔现脱单」。
光这两条标准,就可以排除一大批,例如闹哄哄的自助餐厅,人流穿梭的肯德基、麦当劳,接地气但环境指数一般的菜馆子,哪怕是地锅鸡界的头牌也不行。有回我在大排档请相亲对象吃饭,吃到一半来了一桌人,在那划拳碰杯吹牛逼,我们的聊天兴致瞬间全无,赶紧买单撤退。
…
按照这两条标准,给大家推荐两类我自己比较喜欢的相亲场所,并以「五星」为最高值进行打分,仅供参考。
● 茶馆、咖啡馆、西餐厅
有调查显示,中国人靠相亲成功脱单的比例大概是 30%,而这 30% 中的 80% 是在茶馆、咖啡馆之类环境较好的地方相亲的。
的确,茶馆、咖啡馆的显著优点是环境优雅,尤其是灯光比较朦胧,简直就是自动美颜机,让眼前人更有美感,特别适合皮肤不太好的人。空气中流淌的轻音乐,更是营造出浪漫舒适的气氛,能有效缓解初次见面的紧张感。你以为在这儿相亲就这点好处吗?才不呢,它们还能给你贴上小资、有品味的标签。
约在茶馆、咖啡馆见面,不必掐算时间,随到随聊。一聊半天都不用挪屁股,话不投机也可以找个理由随时告辞。聊出了火花,就地继续正餐,进一步加深了解,也是极好的,进退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这感觉好嗨。花费也不多,加上主食和果盘,一次两三百足够了,不至于让你相亲一次泡面吃一周,对相亲经费吃紧的你而言可谓相当友好。
虽然咖啡馆深受欢迎,但其实我是个土包子,不大爱喝咖啡。另外我早期的相亲地主要是家乡小城,喝咖啡也不太流行,所以经常选择在茶馆和相亲女主见面。茶馆比较普及,小区周边、公司楼下一般都有,好找。缺点是,相亲本就是个没话找话的事,难免会有话题青黄不接和卡壳的时候,为了掩饰尴尬,自然会不停地喝茶。而茶这种东西和啤酒很像,十分利尿。频繁去洗手间,有点不雅,硬憋着吧,肾容量又不够,身体也会有反应。搞不好,人家姑娘还会怀疑你那里是不是有毛病,这可是超级大事。所以,打算去茶馆相亲的话,要搭配一些甜点,别光喝。
西餐厅的环境也没得说,但国人吃西餐不多,很多人从来就没去过这种地方,拿惯了碗筷的手也不习惯使用刀叉。选择在这里见面,相亲对象可能担心自己动作不协调、操作不得体,而在你面前露怯,心里像压着个秤砣,负担可不小。当他们过度关注自己的举止时,就很难专注于和你交流。
咖啡馆、茶馆优秀指数:★ ★ ★ ★
西餐厅优秀指数:★ ★ ★
● 大学校园
人们喜欢新东西,也喜欢旧的事物。正如梁实秋所说,旧的事物之所以可爱,往往是因为它有内容,能唤起人的回忆。我喜欢约相亲对象在大学校园见面,希望置身在这样的场景里,能够借助校园回忆,把青春、恋爱的感觉激发出来。这符合选址的第二条准则:调动情绪。而且,相似的回忆也是很好的聊天话题。
一场纯粹、忘我的校园爱情,是很多人一辈子最珍贵的记忆,而对另外一部分人,由于档期或者容貌不够,没能参演校园爱情故事,是毕生的一大遗憾,我属于后者。对我来说,重谈校园恋爱是不大可能了,但在校园里相亲,随时都可以。走在大学校园的操场上、池岸边、绿茵道上,看着身边学子们靓丽的身影,我突然想起猪八戒离开高老庄时说的话——「我老猪还会回来的」,并且感觉到自己的心又悸动了,多年来的脱单焦虑回归到本质,变成对爱情和幸福的渴望。
亲切的场景唤起了我们的情绪共鸣,很自然地聊起了大学生活,宿舍深夜诡谈、图书馆占座奇招、逃课看周杰伦的演唱会、人好但嘴碎的宿管阿姨、手抖的食堂打菜师傅……相似甚至雷同的校园回忆,让我和相亲对象的心理距离一下子变得很近、很近,近到好像就差一个洞房花烛夜了。担心冷场?怎么可能,大学记忆还没聊完,已经破茧成熟人了。
聊累了,还可以去吃号称中国「第九大菜系」的大学食堂奇葩菜,什么西瓜炒肉、爆炒妙脆角、苹果烧豆腐、五仁月饼炒大葱……这些颠覆脑洞的魔幻吃法,在别处有钱也买不到。相亲吃大学食堂,菜谈不上精致,环境也闹腾,胜在回忆与情感的共鸣。
…
别问我没有饭票怎么打菜?请学生帮忙啊,就说久闻贵校食堂的菜好吃爆了,特来体验,请他帮你刷下卡,然后用微信转钱给他。
校园最好是相亲男女一方的母校,如果碰巧是校友,那简直是非去不可了。
有次和相亲女主在大学里从中午聊到了傍晚,意犹未尽,舍不得道别,但还是提出送她回家。她疑似含情脉脉地看了我一眼,问为什么约她来这儿见面。我一本正经地说,因为散步不花钱,食堂又便宜啊。她说,那可不能让你得逞,得请我吃晚饭!哦耶,我求之不得!
你们猜,这个相亲对象是不是我现在的老婆?
优秀指数:★ ★ ★ ★ ★
人对社交行为的感受与所在场景密切相关,和同一个相亲对象在不同的环境下相亲,是鸟语花香还是脏乱嘈杂,是普适还是有特殊意义,感觉完全不同。环境的特点会融入相亲体验,成为你给对方的印象和形象的一部分,影响她是否愿意和你一起写故事的续集。
二、相亲方式:相亲看电影真的好吗?
相亲方式很多,压马路、爬山、旅行、一起参加活动甚至打麻将,可谓花样多多,但最流行的还是吃饭和看电影。吃饭问题本专栏另有阐述,这里着重讲讲看电影这件事。
电影院可以是街头地点,但不是相亲地点。因为看电影作为一种相亲方式,其实有点力不从心,它的主要作用是为相亲热个身,提供一个缓冲时间,避免直入主题的尴尬。相亲的核心内容是交流,这就是为什么绝大多数相亲都是在环境优雅的餐厅里的原因。
民间流传的相亲「三步走」,分别是吃饭、逛街、看电影,看电影位列其中,可见其重要性。但次序上,吃饭在前,看电影在后,未必是合适的安排。
相亲男女往餐厅里一坐,可能因为紧张,可能聊天技术没毕业,很容易找不着话题或者聊崩了,感觉心跳都要掉到地上,只好匆匆说拜拜。这样,说好的相亲「三步走」,就只剩下「第一步」。
所以我觉得,相亲三件套的最佳路线应该是,看电影—逛街—吃饭。
为什么要先看电影呢?
第一,看电影可以说是男女爱好中的最大公约数,是最能够兼顾、调和双方兴趣的,因此也是最安全的见面安排,一般不会被拒绝,这一点和吃饭倒是很像。你请女主去钓龙虾、打麻将,她可能懒得搭理你,你请她看电影,一定没意见。
报上说,有个母亲去相亲角为女儿相亲,不同于别的父母关心房子车子票子,她带着女儿的观影记录,希望来「面试」的小伙子们能和女儿有一样的爱好。你瞧,看电影不但是通往爱情城堡的一张入关通行证,还能搞定未来丈母娘。
第二,看电影是缓冲带,缓解紧张和尴尬。很多人平时叽里呱啦,好像嘴里含着个超级话匣子,可一见着相亲对象,就成了堵塞的水龙头,一句也出不来。见面先去看电影,就不用再为聊什么而抓耳挠腮。借着观影过程整理下情绪,再趁着月黑风高的环境偷瞄几眼身边的相亲女主,就算是心理上有了接触。虽然还忐忑,但多瞄几次,心脏震动似乎就没那么大动静了。等一两个小时的电影看完,你会知道自己该如何应对。
第三,电影本身就是很好的聊天切入点,而且能源源不断地开掘出更多的话题,相亲用绝对管够。假如你们看的是一部爱情题材片,至少可以从剧情聊到婚恋观,从演员聊到彼此喜欢的偶像,甚至从片中的 bug 和槽点聊到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只要你愿意,以一部电影为起点,通过话题的延伸和链接,你差不多可以收获一次优秀的相亲所能获得的一切有用信息。
我有个朋友是个电影迷,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电影,一定会去影院看,说是老喜欢大荧幕的观感了。他也经常约相亲对象在影院门口接头,但经常是电影完了相亲也完了,女主对他说有事先走,请留步。朋友很是纳闷,找我来把脉。我在纸上写了一副药方,让他相亲前烧成灰用温水送服:
(一)相亲见面看电影,题材选择很要紧。不能觉得看电影是相亲的标配,为了走个程序,就闭眼抓阄式选片,或者看时间,碰上什么是什么。如果选错了电影,后果很严重,可能电影结束时就是相亲终结时。倘若实在没有合适的片子,那么放弃才是正确的选择。
切记,你不是请自己看电影,甭管你有多么喜欢僵尸、女鬼和电锯,都不要选惊悚片,尤其是在月黑风高的晚上。除非你们事先就已商定好,或者女主也好一口。
相亲看鬼片有几种情境:
期待版:你不害怕女主害怕。如果你以为这样会把女主吓到对你投怀送抱,占点便宜,那你的智商未必胜过一只大猩猩。
意外版:你不害怕女主也不害怕,等于没看。
超级意外版:女主不害怕你害怕。这种情形相当喜感,女主可能瞧不起你。就这种表现还想把亲相成?见鬼去吧。
谍战、罪案类,女主未必会很喜欢,但也不是不能看。问题是它们太烧脑,男主角通常又帅又 man,女主的心神可能会被剧情和演员吸走。如果你的性格和身材恰好是主角的反面,女主会在潜意识里拿你和他们作比较,于你不利。
相亲需要调动双方的正向情绪,所以悲剧题材也要 pass 掉。如果电影把女主看哭了,而你又没能耐快速修复她的心情,小心她随时终止相亲,然后就轮到你哭了。
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就是要去看的电影,主演碰巧是女主魂牵梦绕的男偶像。片子又是刚刚上映,女主还没看过,正想去观影。她大概会很高兴接受你的邀请,想想能够白嫖偶像的最新作品,也是值得和你一见的,至于待见不待见你那是后话。问题来了,身为迷妹的女主,一不小心就全身心陷入偶像的电影和电影中的偶像,要不是你假装出去解手强行打断她的视线,她可能都忘了是来干嘛的。而且那么帅的偶像也在全程激活女主心中白马王子和高配版婚恋对象的标准,等看完电影,她看你的眼神莫名就多了一些审视和挑剔,拉低了相亲的成活率。我的应对办法是见面前先聊聊,刺探出女主的偶像是谁,看电影时坚决避让。
如果你让我推荐适合相亲时看的电影类型,我只能想到一种,就是情绪平和、最好是有点儿欢乐和喜感的爱情电影,那种女主向男主推销公墓和保险的相亲题材也不错。
总之,甭管是文艺片还是商业片,甭管是国产片还是外语片,甭管是科幻片还是动画片,也甭管导演是陈凯歌还是冯小刚,能不能让相亲男女舒展身心、轻松愉悦,是检验选片成败的唯一标准。
关于相亲看电影,我一直有个不解之谜,心里硌得难受。相亲时看过一个片子,名字叫《遍地狼烟》,主演是何润东和小宋佳,讲的是烽火时代一个狙击手和军人遗孀「柳姐」的爱情故事。我自己是真心喜欢,出了影院感觉还意犹未尽。女主却把关注点放在了一个细节上,问我:男女主角怎么没结婚就上床了?我:这这这……有什么关系吗?然后她就说身体不舒服想回家了,从此没了下文。直到今天,我也没搞明白问题出在哪,谁能给我科普一下?
(二)即使电影不好看,也不要打瞌睡,更不要打瞌睡时把哈喇子流到女主身上。人家为相亲精心挑选的衣服,需要的是你的点赞,而不是污污的口水。
(三)如果在微光的影院环境下,你总有偷偷摸摸想和女主拉手的冲动,请提醒自己赶紧离座去外面清醒下。但不要超过三次,不然她可能会联想到男科医院的电视广告。还有,看到荧幕上的吻戏和床戏,不要咽吐沫,忍不住的话可以假装喝水去尴尬。
(四)时间安排上要考虑到下一个环节,电影结束的时间最好是接近肚子咕咕叫的时间。吃饭的地方请选择在影院附近,一公里范围内为宜。我知道你不差打的费,但是请散步前往,边走边聊,刚看的电影就是最适宜的话题,由此开始你们了解彼此的旅程。
罗列相亲看电影的好处清单和注意事项,不是要你把看电影变成相亲的主角,甚至相亲本身——全程零互动的观影时间其实是相亲的杀手。看电影的作用是为后面的吃饭聊天热场,做好铺垫,帮助你们聊出魂味儿。
相亲看不看电影是选择题,吃饭才是永恒的必选题,别问为什么。
记住,看电影在前,吃饭在后。
三、相亲的时机和时间
(一)长假期间适合相亲么?
很多单身小伙伴之所以单身,不是条件差,而是身为社会主义加班人,都快被老板逼成「996 ICU」了,哪有时间和精力找对象。平时拼命工作,节假日就只好拼命相亲,一打一打地见相亲对象。
但我例外。虽然放假了,但新闻不会等到工作日才发生,所以照样得跑现场,没空去相亲,曾经采写过一篇新闻就叫《国庆长假 相亲角「加班」忙》。好在记者这个职业比较自由,我就利用采访的空隙,背着领导去和相亲对象喝茶。虽然本质上同属于上班摸鱼行为,但带薪相亲总比带薪拉屎高级,而且就算领导知道了也不会扣钱,因为有的相亲对象就是领导远房亲戚的远房亲戚。
我之所以长假期间不相亲,除了忙,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发现了每逢佳节「倍」相亲的一个严重 bug。
比如和你相亲的女孩在春节期间一共相亲了 7 次,你只是其中之一。相亲对象多了,于她而言,是选择范围更大、选项更多,可以好好比较、择优录取,是好事。于你而言,则意味着竞争加大,胜率下降、输率增加,如果你的综合实力没有达到可以傲视群雄、碾压对手的程度,那无疑是相当不利的。换个说法,如果在特定时间段内,她只有你这一个相亲对象,假定对你的满意度是 70 分,就会有兴趣和你继续交往,你就有机会把她发展成老婆。而如果她见的另外 6 个人中,还有一个 80 分、一个 85 分,那你当时就被无情出局了。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你的最佳定制策略?这得根据你的情况而定,自身条件优越和自身条件一般的打法是不同的,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种情况,自身条件杠杠的,各方面都呱呱叫,那么春节、国庆之类的长假,就是相亲的良辰吉日,此时趁机多相亲几次可谓好处多多。
…
首先,现代社会节奏快,见面相个亲就如同高峰时期的出租车,很难随叫随到。为了一次穿城甚至千里赴约的见面,很可能导致工作、生活和心情上的短期紊乱,有形和无形的成本相当大。利用长假批量相亲,时间利用上具有规模效应,比平时隔三差五来一次相亲更省时、省力。
其次,一个假期见五六个人并不难,最重要的是增加了人选,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对相亲对象「勉强、凑合」的可能。
第二种情况,自身条件一般或者较差,那么更适合寻求平时的相亲机会。平常时光,由于时间安排不便等原因,大家的相亲机会都比较少,某个时间段内可能就你一个相亲对象,这样一来,也就减少了在相亲对象之间进行比较、权衡的概率。而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优秀或者普通就不那么突出,就像鸡立鸡群、鹤立鹤群,看上去谁也不比谁牛叉多少。这样一来,胜算自然要多出几分。
…
总而言之,长假期间相亲,通往成功之路都是一样的,但死法却有两种:一种是颜值和三观翻车而死,另一种是和其他选手狭路相逢,撞车而死。
…
还有就是,长假期间人从众,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和女主聊聊故事,还真有点儿费劲,搞不好就出现下面的一幕:
男:「我有故事你想听吗?」
女:「股市?股市怎么啦?」
男:「什么?你姑姑来了?」
女:「你说啥?」
男:「啊!我傻?」
这一幕真是比尴尬还要尴尬!
(二)见面时间有讲究
最后再聊聊约相亲对象见面,什么时间比较合适?
我们先把相亲时间拆解开,分别是:
1、休息日比工作日好 情人节相亲来一波?
我的感受是工作日要上班,心情很难放松。即便见面,也仓促匆忙,不容易静下心来聊开。时点上也只能选择中午或晚上,除了吃个饭,没时间再安排其他节目了。
相反,安排在周末、双休日和假期就比较好。老板?工作?统统靠边站,被职场榨成压缩饼干一般的心情,到了舒展的时候了,正好借着相亲饭局,将压力和负情绪嚼碎后,蹲一趟茅坑排出体外。碰巧饭菜好吃、相亲对象好看,那简直就是节假日的最大福利了。
特殊日子也不错。
2 月 14 日是西方情人节,七夕是东方情人节,身为南方人单身汪,我只能袖手旁观。但你硬凹一凹,说不定也能有点瓜葛,比如在这些节日里去相亲。这些专门虐狗的日子,特殊就特殊在它们的仪式感和专有内涵,会给相亲男女一种暗示和提醒,渲染对爱情的期待,有助于相亲出成果。有的单身汪为氛围所刺激,干脆主动求「约」,这个时候安排见面,成功率要比平时高出若干百分点。和乌泱乌泱的情侣们在同样的场所吃着同样的食物,你和相亲对象都会产生已然脱单的幻觉。不同的是,热闹过后,他们买好安全套去了酒店,你和相亲对象戴上安全帽,各自回家。
…
我碰巧在某年的光棍节相过一次亲,我打趣地问女主,过了今天,咱俩还是光棍吗?她肯定地说,是!于是我挥一挥衣袖,戴上耳机听「青蛙之歌」——孤寡孤寡孤寡孤寡孤寡孤寡,继续漫步相亲路。
2、上午相亲不香吗?为什么我更喜欢下午?
除非是相约一起做点什么,比如爬山,否则早上见既没必要也不
现实。出门相亲的女孩,肯定是要好好准备的,起床后先去如厕,放空自己才能放飞自我,然后洗漱,然后描眉画目捯饬脸,然后试几款衣服比较效果,等走完这一串程序赶到见面地点,已经是上午了。
上午挺好的,比如约的九点见,可以先找个安静的地方坐着喝奶茶喝咖啡喝饮料,也可以去公园一边散步一边拉呱。眼看到饭点,边吃边聊,继续。吃过午餐,目测有一大半的人会说再见,小部分人会再聊会儿,然后说再见,还能继续吃晚饭的,不多。
我更喜欢下午见面,因为同样是相亲饭局,晚饭和中饭是有微妙区别的。我有一个专用小本子,分门别类记录了每一次相亲的相关信息,分析这些「大数据」后,我发现了一个秘密:
如果是上午见面,不管女主有没有看上我,拒绝共进午餐的概率很小。如果是下午见面,处了两三个小时后对方没看上我,当我邀请一起吃晚饭时,大多数相亲对象会谢绝,因为和没感觉的人再待一个晚饭的时间,其实挺难受,还不如早点回家追剧呢。他们的理由惊人相似,大体上是这样的:「天快黑了,我得早点回家」,听起来既真实又自然,我竟无言以对。后来,每一次相亲归来进行复盘时,我都会把女主是否愿意与我同吃晚餐,作为判断对方意向和相亲成败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还真有用。
当然,不可能百分百的准,那些例外的相亲对象,之所以愿意吃过晚饭再走,大概纯属礼貌,反正否掉我也不差这一会儿,吃完了再拒绝岂不是更有力气?这么一想,我差点被她们感动了。
备案号:YXX1O2Adrw0ck2xlYnubPn8
隔空相亲:撩嗨对方,去奔现
桃花自由指南:相亲不可耻,脱单没问题
相亲问题老中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