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情侣谈着就感情越来越淡有些却越来越深? - 知乎

为什么有些情侣谈着就感情越来越淡有些却越来越深?

从生理上来说,爱情是有保质期的。

当爱情带来的化学反应慢慢褪去后,恋爱双方都会有激情不再的失落感。

但不同的是,有的人选择放任不管,任由感情越来淡,而有的人却选择用心经营,不断延长爱情的新鲜感。

有研究者给出过一个答案:18~30个月。

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CindyHazan调查了全球来自37种不同文化背景的5000对爱人。

他对这些情侣进行医学测试和面对面访谈后,得到如下结论:18~30个月的时间已经足够让男女相识、约会乃至结合和生子。

这一系列过程结束后,恋爱双方都不会再有心跳及冒汗的情况。

CindyHazan说,爱情其实是大脑中的一种「化学鸡尾酒」,是由化学物质多巴胺、苯乙胺和后叶催产素组成。

时间长了,人体便会对这三种物质产生抗体,「鸡尾酒」便会「过期」。

之后,男女要不分手,要不便让爱成为习惯。

这个答案或许会让我们感到失望——如果你还相信爱情的话。

我们会做些什么呢?

哀叹爱情像樱花般易逝。

在一段感情丧失了最初的激情之后,便转投下一段感情的怀抱?

或者勉强自己停留在索然无味的感情中,一天复一天地将爱情过成习惯?

嘿,你错了。

你的爱情并没有发生变化。

真正发生变化的,是你!不是爱情变了,是你变了:爱情的「费希纳定律」Ta还是每天临睡前给你道晚安,你却觉得少了一些温柔和热情。

你们还是每次分别之前拥抱,但你却不再脸红心跳,而是像在履行吃饭刷牙的义务。

你抱怨爱情越来越不浓烈,越来越不像最开始的时候,充满激动、甜蜜和兴奋。

但大多数情况下,爱情没有发生变化,是你越来越不敏感了。

心理学中,有种现象叫作「感觉适应」(SensoryAdaptation):长期施加同一刺激,你会感觉刺激越来越小。

想想每天晚上的情景。

深夜,你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

你张开双眼,眼前却是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

过了几秒钟之后,你感觉房间渐渐亮了起来。

你开始看清房间里桌子和衣柜的轮廓。

借着窗户透进来的星光,你甚至能够看清身边物体的颜色。

现在,你不用打开电灯,也能够轻松自如地走出房门,而不会一头撞在墙上。

这就是「感觉适应」的一种例子——对黑暗的适应。

德国心理学家WeberE.H.从1830年开始,在莱比锡大学对人类感知能力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和研究。

Weber的研究从「肌肉感觉」开始。

他找来4个志愿者参与实验,让他们掂量3套不同重量的物体的轻重。

比如我们先用30g的重物压在被试者手上,然后换成31g的重物。

这两个重物的重量差是1g,被试者能够分辨出是不同的物体。

但换成60g和61g的重物,被试者就无法分辨出来,只能够分辨60g和62g的重物。

这个所增加的重量与原来的重量的比是个常数,都是1/30。

Weber惊讶地得出结论:观察两个对象间的差异时,我们所觉察到的不是绝对的差别,乃是相对的差别。

这是在几种感官内都曾经得到证实的观察。

他的学生Fechner发展了这一结论。

他设计了一系列实验,用来测量物理刺激的强度,和它引起的人的心理变化量。

他从研究中总结出了一个公式:人的感觉强度和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

这个公式被称为「费希纳定律」。

用通俗的语言翻译一下,就是当物理刺激超过一定强度之后,人的感觉会越来越麻木。

遗憾的是,「费希纳定律」也同时适用于爱情。

随着恋爱时间的延长,对方做出相同的爱情行动,你的感觉却越来越弱。

当对方第一次给你送上美丽的鲜花,对你说出甜蜜的示爱言语。

你激动得眼泛泪花,心跳不已。

但随着恋爱时间的延长,对方依然付出同样的时间和精力为你准备这些爱情的礼物,你的感受却越来越麻木,没有了最开始的脸红心跳。

感觉适应能力是有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适应机制有助于我们精确地感知外界的事物,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

外界环境的变化幅度十分巨大,如在夜晚的星光下和白天的阳光下,亮度相差达百万倍,如果没有适应能力,人就不能在变动着的环境中精细地分析外界事物,作出较准确的反应。

但在爱情中,「感觉适应」却成为了爱情的杀手之一。

随着恋爱时间的延长,我们越来越难以满足。

就算对方始终保持着同样的感情热度,我们却会感觉爱情在不断降温,最终变得乏味平淡。

难道就没有办法保持爱情的长期浓度吗?

好消息是,有。

注意到了吗?

「费希纳定律」只适用于「同一刺激源」。

这就带给了我们一个破解「费希纳定律」的秘诀:在爱情中,不断引入新的刺激源。

我们为你设计了这几个聪明的方法:1.将每周末设为你们的固定「探索日」你们可以每周末抽出一天时间,和对方一起去探索城市,共同参与有趣的活动。

比如去尝试新开的米其林三星餐厅,聆听小提琴音乐会,参与先锋艺术家的行为艺术展览,或者进行一场短途旅行。

这种方式会让你们和对方在一起的时候,永远充满了新鲜的体验。

而我们的感觉会自动将这种美好的感受,和对方连接在一起。

2.不定时地给对方创造惊喜你们每年共同庆祝的纪念日每年就那么几个:情人节、你的生日、他的生日。

你们每次都在进行着同样的庆祝活动,去餐厅吃一顿晚饭。

你们每次都送给对方差不多的礼物,不是鲜花,就是巧克力。

难怪你们会在爱情中感到厌倦。

创造新鲜感的秘诀之一,在于让对方无法预料到你的行为。

当你让对方产生意料之外的惊讶感,你所做的举动,就会给对方带来更强大的刺激感受。

要产生这种效果,你可以不要让对方预测到你的时间,或者不要让对方预测到你的动作。

你可以随机地选择在某天下班之后,准备一桌浪漫的晚餐。

或者使个小坏,在你们共同庆祝生日之前,告诉对方你来不了。

然后在他无比沮丧的时候,突然出现。

这一定会让对方惊喜地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

3.主动学习新事物,让对方发现你的不一样我们在爱情中,总是十分享受最开始一点点了解对方的过程。

这种感觉就像在阅读一本有趣的书。

我们总是充满好奇,总在猜想后面还会有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呢?

但随着爱情时间的延长,我们对对方袒露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到最后甚至双方已经没有对方不知道的秘密了。

这就像我们已经将一本书读到了尽头。

再好看的书,多读几遍滚瓜烂熟之后,也将失去它的魅力。

如果我们能够持续学习,让自己总在成长,总在学会新的技能和思维。

我们就在不断续写自己的这本书。

而且我们还要提醒自己,主动让对方感受到我们发生的新变化。

比如你提升到了新的岗位,不妨和对方聊聊自己的新工作和产生的新思考。

你学会了做一道新菜,也不妨在对方面前小露一手。

这就像对方在追看一个没有完稿的故事。

他会充满兴趣,热衷阅读你这本永远在续写的故事书。

有。

因为新鲜感的缺失的确是爱情浓度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在真实的恋爱关系中,仍然有很多其他因素,影响着我们的爱情满意度。

比如我们经常会听到的一个无奈的理由是:Ta变了。

1.让Ta变回以前那个Ta,有用吗?

对不起,不大有用。

人们经常会认为自己对爱人的感情变淡,是因为对方「变了」。

「他变了,不再是以前那个他了。

」总有人会这样和闺蜜喟叹,「你知道吗?

刚刚在一起的时候,他要是发现了我穿着新的鞋子,出门的时候就会在口袋里替我备着创可贴。

」但他愈发地不这样做了;热恋期过去以后,他愈发地对爱人没有以前那样上心,爱人也愈发地和他疏远。

会有很多心理学家同意这种看法。

例如Kelley等人认为,关系一开始,是行为影响了两位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变化。

他们因为实施了这些被定义为「相爱」的行为,所以他们被定义为「情侣」;同时他们所做的这些事,例如一开始的调情,到表白,到交往,这些行为也影响了他们对对方的认知和感情。

因此,当情侣疏远,当他们脱离热恋、关系满意度下降,这也是他们的行为在作祟。

即,当他们「变了」,不再对对方如以前那样「上心」了,他们减少了热恋的行为,他们之间的热恋也就随之消失,关系满意度也直线下降。

那么,是不是情侣们改变现在的行为,重做以前做过的事情,热恋的感觉就会回来,关系满意度就会上升?

没有这么简单。

Lavner等人在2016年发表的研究里指出,新婚夫妻在婚后三年内是否改变他们在这段关系里的行为,和他们关系满意度的变化并没有相关性。

Williamson等人同年也发表报告称,他们在关系咨询中成功改善了一千多对伴侣的沟通行为,但沟通行为的改善并不能映射这些伴侣关系满意度的变化;而在此之前,行为,尤其是沟通行为,一直被当作改善伴侣关系满意度的关键。

当然,行为对人们关系形态的变化非常重要,但实际上,当关系已经成形以后,对方行为的作用已经变得不那么立竿见影了。

因此,热恋的感觉并不会单纯地因为「他变了」而溜走,更不会单纯地因为「他又是以前的他了」而归来。

2.我的脑袋偷偷决定要爱你也偷偷决定不再爱你。

其实比起这些外显的行为,和人们对这些外显行为的认知,真正能影响我们对一件事或一个人的感情和态度的,是我们的内隐社会认知(implictsocialcognition)。

通常我们的认知都是能被我们自己检测和归纳的:他因为善良所以是好人,她因为考了满分所以很聪明等等。

但很多认知和行为的选择是自动的,是依托我们多年的生活经验形成的,是无法轻易被我们检测到的。

比如当我们看见腐烂的食物,我们不需要思考,就会选择丢弃或是远离它。

这种行为的产生过程是自动的,因为「腐烂的食物对健康有害」这样的信息,早就已经写在我们的内隐认知里了,「腐烂」和「坏的」已经自动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看见腐烂时,就会不假思索地自动回避。

这就好像在你的脑子里还住着另一个你,他是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人,他把你所有忘记的、忽略的或理所应当的东西都记得清清楚楚,默默地在替你做出选择。

用这种角度去分析爱情的话就是——你还没有意识到爱情来了,你脑内的小人就先知道了。

脑内的小人偷偷地让你心跳加速,让你血流变快,让你神魂颠倒,让你想要去接近这个人。

这时候,傻乎乎的你才算知道自己已经坠入爱河。

很多时候使我们爱上某人的决定性因素并不是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而是你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人。

内隐认知对我们行为的影响经常是以「接近-回避」的形式体现,喜欢就接近,讨厌就回避。

如果你的内隐认知告诉我们眼前的人是「对的人」,我们下意识地就会想要去同这个人接近。

而我们通常又不会去反抗内隐认知(意识到都很难,还怎么反抗),所以当爱情来的时候,它就显得那样不讲道理。

但是随着相处时长的增加,你们一起经历了更多的生活事件,他向你展示了他性格里你不了解的其他部分,这些事情都在默默地影响着你对他的内隐认知。

如果他逐渐地和坏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或是他已经不再和美好的事物有太多联系了,你就会开始不自觉地不再那么想要接近他,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也就疏远了。

对方行为的改变无法立竿见影,无法在一朝一夕之内让你回心转意,是因为新的内隐认知在三年、五年、十年之内不断生成和固化,他要改变他在你内隐认知的样子,至少也要花这么长的时间。

所以有时候并不是他变了,他还是他,他的行为可能一直没有改变,只是,你变了,你的认知变了。

3.让爱情保鲜的小方法真实存在并可操作的方法。

确认你的想法McNulty等人2014年发表的研究里指出,当对某人的内隐认知已经形成时,那个人所做的行为只会改变我们对他「接近-回避」的强度,而不会直接改变方向。

因此,如果想要寻找改善关系满意度的办法,最重要的前提是,你的确是出于想要继续爱这个人,而想要维护这段关系,而不是出于其他原因。

这将是你进行一切方法寻求和尝试的原动力。

修复你们的情绪联结心理学家ArthurAron有一个著名的研究。

他让一男一女两名异性恋被试面对面坐着,让他们轮流问对方问题,例如「上一次哭是什么时候?

」又例如「你有什么特别丢脸的事情吗?

」被试们分享的是心情、情绪和秘密,这些问题都反映着很高的自我暴露程度。

之后研究者让他们注视对方的眼睛,注视长达4分钟之久。

神奇的是,实验结束时,许多被试都报告「自己深深被对方吸引」,「陷入爱情之中」。

情绪联结是最有力的联结。

当我们分享情绪、心事和秘密,我们之间的感情才能得到最好的强化和稳固。

很多时候我们同对方的疏远,是从我们不再分享心情开始的。

想要修复关系,就试试看像以前那样,继续同对方分享心事吧。

将对方与积极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正如前文所说的,有时候对方的行为并不能很有效地立刻影响我们的内隐认知,但我们自己的行为可以。

除了前面提到的主动确认自己的想法,和主动分享情绪和心事以外,我们可以做一些小事来调整我们的自动认知。

McNulty等人在2017年发表的实验研究中成功证实,只要我们愿意,我们的确可以主动地驾驭我们的内隐认知,通过将对方和能带来积极感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可以有效提升关系满意度。

例如,他们建议,我们把对方和可爱的小动物,或是任何想要接近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这能让你找回当初不可控制地想要接近他的感觉。

可以试着给对方起可爱的昵称,或是共同做一些可爱的事。

这样做的目的是,在你的认知中把对方重新和「接近」联系在一起。

当然这也需要对方的配合。

爱情是两个人合作完成的艺术品,天长地久的爱情更是。

正如作家凯特伦在演讲中说,「不要总想着你自己,不要总在爱情里计较得失。

去想想你能为这段关系贡献什么。

去和伴侣好好沟通,探讨你们要在这段关系里合作创造的究竟是什么。

」爱情是你和爱人的共同创造物,而不只是吸引着你往下陷落的深渊;它是一个需要你做好准备,需要你的爱人做好准备,一起来创造的艺术品。

.公号

关注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