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国考古有哪些鲜为人知的重大发现以及有趣的发现?
2008 年,兖州兴隆塔地宫出土了一块石碑。
谁也没想到,这块石碑上,竟记载了一个北宋王朝的巨大秘密。
这个秘密,甚至影响了中国后来一千多年的历史走向。
2008 年 8 月下旬的一天,一个很平凡的日子。
然而,这一天对山东济宁古刹兴隆寺来说却极不平凡,该寺古塔之下被封闭长达千年之久的地下秘宫打开了。
地宫开启,秘宝问世。
但所有在场专家的全部关注焦点,却集中在地宫出土的一方普通石碑上。
这块石碑后来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与地宫中出土的「舍利金瓶」、「鎏金银棺」等至宝居同一行列。
山东济宁兴隆塔
为什么区区一块普通石碑,却能与装满了佛舍利的金瓶并列为国宝级文物呢?
只因此碑碑文,记载了一段被时光掩埋千年的惊世传奇,而这件事的发生,甚至改写了此后一千年东亚和中亚地区的历史进程。
碑上究竟写了什么?
一切还要从 2008 年山东兖州警方接到的一起密报说起……
离奇的地宫被盗案
2008 年 7 月的一天,兖州警方突然接到举报,举报人称兖州千年古塔兴隆塔地宫珍宝被盗,犯罪分子正在河北某地四处联系「买家」,试图将地宫文物卖到海外。
警方对于这个报案感到十分突然,兴隆塔虽是兖州的地标建筑,但从未听说过塔下还有地宫存在。
不过报案人言之凿凿,兖州警方不敢掉以轻心,立刻抽调精锐干警成立专案组展开侦破工作,绝不能让国宝流失海外。
有关兴隆塔的史料记载还是很清晰的,为古兖州地区的著名佛塔,始建于隋朝,初为木质结构,北宋年间改建为砖塔,现存塔身为清康熙年间重建。
由于此塔历史悠久、造型别致,1936 年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还专程到此塔测绘考察,并留下伉俪二人的大量生活照。
1936 年林徽因测量兴隆寺塔照片
但无论是当地史料记载还是梁林二人的考察,都没有提到塔下还隐藏有一个地宫,警方由此甚是疑惑,盗贼是怎么知道塔下有地宫的?
除此之外,兴隆塔很早就被评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但四周都有 3 米高的围墙隔离,而且旁边就是存放有大量文物的兖州博物馆监控密布、戒备森严,绝非寻常地方可比。
这样的地方可以说是万无一失,盗贼又是如何瞒天过海潜入地宫盗取文物的呢?
委实不可思议!
对于这起离奇的案件,警方并未着急先下结论,而是派出了大量警力在现场进行勘查并在塔的周围实地走访,寻找线索。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处紧邻兴隆塔的特殊场所很快就进入了警方的视线——在兴隆塔北面的围墙之外,一墙之隔的地方竟是个人声鼎沸的农贸市场,重点是,这个农贸市场距离兴隆塔最近的地方仅仅只有三四十米。
这个发现令警方隐约猜到了案犯的作案手法,不过作案过程究竟是怎样的,还是要真正抓捕到盗贼们后才能最终确认。
2008 年 8 月 5 日,警方得到情报,案件主谋崔某在河北大城县现身,而其余案犯也将在山东烟台进行交易,案犯们的位置一一确定,抓捕时机已然成熟。
很快在兖州警方的统一部署下,专案组干警兵分两路,在河北和山东两地同时展开了抓捕行动。
8 月 7 日,赶赴烟台的抓捕组首先传来捷报,案犯姜某、韩某等人悉数落网,与此同时,奔赴河北追捕主犯崔某的干警也将崔某顺利拿下,并在其情妇开设美容店的床下找到了全部失窃的地宫珍宝。
仅仅不到一个月时间,兴隆塔地宫宝藏被盗案就迅速破获,所有涉案人员悉数落网,而崔某等人在公安机关的强大震慑下,彻底交代了其盗掘兴隆塔地宫文物的犯罪事实。
崔某等人是怎样找到地宫并悄无声息钻入地宫之内的?
据案犯崔某交代,由于其长期生活拮据,因此在进入社会后,每时每刻都在想怎样才能「发笔横财」。
2007 年,29 岁的崔某发现各地古塔常有秘密地宫现世,于是大开脑洞产生了偷盗古塔地宫的念头。
崔某此人对中国古代史有一定研究,其人在比较国内各地古塔后,认为距今已有 1000 多年历史的山东兖州兴隆塔很可能有尚未被发现的地宫存在。
他的「判断标准」有两点,第一是兴隆塔规模大、规格高。
兴隆塔通高 54 米,共 13 级,建筑精美独特,在古代较为落后的生产力下无疑算是大型建筑。
在崔某想来,这么大的塔,地下应该是埋有些东西的。
其次是兴隆塔的初建年代很特殊,处于隋文帝时期。
隋文帝绘像
隋朝仁寿二年,崇信佛教的隋文帝杨坚颁下「立舍利塔诏」,向全国各地寺院赠送舍利子,并要求各地建塔供奉,而兴隆塔正是因此诏肇建,所以崔某认为此塔地宫中有可能存在舍利子或其他宝贝。
崔某在作出这番「判断」后,极为兴奋,很快开始着手实施「盗塔」计划。
崔某深知,只凭他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盗掘地宫的,于是他找到自己的老板姜某,将自己的判断和打算和盘托出,希望取得姜某的全力支持。
姜某本人此前有过犯罪前科,现于山东烟台经营着餐馆和游戏厅,自身经济条件还算不错。
他在听完崔某的「计划」后,当即动心,决心和崔某一起「干票大的」。
此后姜某又找来同样有犯罪前科的江某、曲某、韩某等几人入伙,至此这个 「盗塔小组」正式成型。
2007 年 9 月,一伙人在姜某的餐馆里密谋,经几人商讨,决定先到兴隆塔附近踩一踩点,根据实际情况再决定之后的「行动计划」。
不久后,几人从山东烟台赶到兖州,进行所谓的「实地考察」,然而他们在现场失望了,因为兴隆塔作为历史古建筑,早已被围墙保护了起来,想从地面上进入地宫而又不被人发现无疑是痴人说梦。
怎么办呢?
这伙人并不甘心,于是在兴隆塔四周闲逛,而这一逛,竟让崔某等人还真的找到了一个「机会」。
崔某等人发现,距离兴隆塔一墙之隔的地方是个人员来往嘈杂的农贸市场,而巧合的是,这个农贸市场正好有个铺面要出租,于是一个匪夷所思的盗宝计划浮现在了这帮犯罪分子的心头。
很快崔某等人就以做「海鲜生意」的名头租下了这间空置铺面,谎称装修,白天拉下卷帘门在内挖掘地道,晚上则运出挖出的土方,向兴隆塔的正下方掘进。
当时兴隆塔背后是个农贸市场,崔某等人就在市场一铺面内向塔下挖掘
坦白说,当时崔某等人对塔下是否真有地宫的存在仍旧只是个猜测,不过在贪婪之心的驱使下,即使只有些许可能,这帮人也不愿放过。
就这样,这伙人借着农贸市场的掩护,在商铺内轮流挖起了地道。
说来这帮人还真能吃苦,几个人饿了就吃点馒头或方便面,困了就在铺子里就地打地铺睡觉,用了长达 3 个月的时间,愣是在担惊受怕中挖出了一条垂直向下 4 米、横向 35 米、仅供一人通过的地道,通到了兴隆塔的正下方。
当时的盗洞
2008 年 7 月,在每个人都瘦了一二十斤后,地道终于挖到了塔的下方,这伙人确实有些运气,里面竟然真的有一个封闭了不知多久的秘密地宫。
一帮人见此情形大喜若狂,从中盗得舍利金瓶、鎏金银棺等物,然后赶往山东各地准备发卖,谁知「横财」还没见到,就在公安机关的追捕下全部落网。
兴隆塔地宫出土的「鎏金银棺」
崔某等人的交代与警方之前的推断差不多,那个农贸市场果然是关键,接着几名案犯由警方带着指认了现场,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兴隆塔地宫盗窃案由此被彻底侦破,然而整件事情才算是刚刚开始,一场发掘地宫的大幕很快拉开,当时所有人都没料到,就在那被封闭千年的地宫中,竟然还有更加惊人的发现!
这帮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盗贼们,根本就不识货!
先遣队的发现
在案件侦破后不久,为搞清地宫具体情况及对地宫进行更好地保护,山东省文物局决定立刻展开对地宫的抢救性发掘工作。
在正式发掘之前,有关方面决定派出考古队员从案犯们挖出的地道内进入地宫看一看,初步了解一下情况。
由于此前抓获的一名案犯徐某在当初进入地宫时在里面受过较大的精神刺激,甚至精神上还因紧张和恐惧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不清楚地宫内是否存在什么尚不知晓的危险因素,因此考古队对这次深入地底的探索十分谨慎。
在办案干警的陪同下,考古队来到了农贸市场商铺内的盗洞入口。
农贸市场商铺内的地道入口,崔某几人盗宝后进行了部分回填
此洞口在崔某等人盗得地宫宝物后,被崔某几人回填了小部分,因此先遣队员想要进入,就必须先把地道清空,所以队员们一边往前行进,一边还要清理犯罪份子们回填的土石。
经过数天的努力,先遣队终于到达了兴隆塔的下方,见到了崔某等人在地宫外壁上打出的盗洞,标志着地道终于被全线打通,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来临。
联合考古队对这次深入地宫内部的行动极为重视,经反复挑选,特意筛选出了 3 名勇敢坚定、身材也极为合适的考古队员组成先遣队,先行进入地宫进行探查。
2008 年 8 月 17 日,先遣队在做好各种安全措施后,一一进入地道。
崔某等人挖出的这条地道十分窄小,宽 50 公分左右,高约 70 公分,仅容一人在内爬行通过,先遣队行进十分艰难。
不过好在 3 名先遣队员早有准备,最终仍是克服重重困难抵达了地宫外壁上的盗洞处,现在只要通过这处盗洞,兴隆塔地宫的秘密就将彻底展现在世人眼前。
崔某等人在地宫壁上打出的盗洞图
只是想要通过此处盗洞也不是件容易事,该洞尺寸极小,最宽的地方不过 40 公分左右,好在 3 名先遣队员都是特别挑选出的身材相对瘦削之人,经过一番努力,3 人终于还是挤过盗洞进入到了地宫之中。
盗洞开在距地宫地面 2 米多高的地宫穹顶上,先遣队员们一一跳了下去,映入他们眼帘的是一个面积大小约为 5 平方米地底密室,内中陈列着一个石函。
之后先遣队又在地宫内发现了一盏被盗贼们打碎的琉璃盏及一块石碑,石碑上字迹因水浸痕迹严重导致颇为模糊,在当时的条件下还无法看清所有内容,只能大概看出是这是一块讲述地宫里舍利金瓶来历和地宫建设背景的纪事碑。
先遣队进入地宫后留下的珍贵影像截图
虽然不知道碑文的全部内容,但石碑上记载舍利金瓶来历的两个字仍旧引起了先遣队员们的注意——西天!
只要看过《西游记》的人,恐怕都不会不知道「西天」是什么地方,如来佛祖所在地。
但问题是,「西天」它根本就是个想象出来的神话世界,现实世界中可从来没有发现过「西天」这个地方。
石碑上的记载令队员们惊疑不定,他们虽然一时得不到答案,但众人知道,这个石碑上定是记载了什么了不得的信息,很显然,这块石碑接下来就是地宫发掘工作中的重点。
先遣队在地宫中拍摄的地宫穹顶影像截图
除此之外,先遣队还在地宫里发现了 2 条密道,一条向北,一条向南,均被石砖封死。
这个发现可谓十分重要,这表明在将来的地面发掘中,只要找到这两条甬道入口,就可以在不破坏塔基的情况下顺利进入地宫。
先遣行动结束后,先遣队带着详尽的地宫内部信息返回了地面,联合考古队迅速根据这些情况制订出科学的考古发掘方案,不久之后,地宫发掘工作正式启动。
石碑上究竟讲了什么?
地宫内的藏宝此前早已被盗贼们盗走,然后又被公安机关全部追回,在这批追回的珍宝中,极有价值的是一个装满了舍利子的「舍利金瓶」。
如下图所示,此物由纯金制成,通高约 13 厘米,重 62 克,瓶身呈瓜棱状,为宋代器物典型造型,瓶顶坐着一尊形态活灵活现的佛家弟子,双手呈合十行礼状。
舍利金瓶
金瓶内装着满满一瓶舍利子,你没看错,就是一瓶,数量之多举世罕见。
这批地宫藏宝中另一个有价值的便是「鎏金银棺」,此物雕工精美绝伦,上刻「佛祖涅槃图」,也是佛教圣物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这批珍宝被追回后,专家们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从金瓶器型看,这批舍利应是宋朝时期供奉在地宫中的,然而历史上宋朝并不崇佛,甚至因隋唐教训对佛教还多有抑制,为何在兖州石塔地宫中偏偏供奉有如此之多的舍利呢?
金瓶中盛装的舍利子
这种矛盾的情况引起了专家们的关注,很显然,兴隆塔地宫这批舍利的来源一定极其特殊,其中很可能隐藏着某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庆幸的是,这些秘密并未随着时光流逝而消失,而是记载在地宫内部的那方石碑上,只要挖出石碑,一切疑问都可迎刃而解了。
随着地面发掘工作的进行,很快地宫的入口就被找到,不久之后考古队拆开封住入口甬道的砖石进入了地宫之中,碑文上的内容也就此大白于天下。
兴隆寺地宫出土石碑,国家一级文物
碑文讲述的是一段从未有人知晓的传奇。
公元 959 年后周王朝周世宗柴荣驾崩,7 岁的少帝即位,主少国疑,殿前都检点赵匡胤由此掌握了后周军权。
数月后,周军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定都开封建立大宋,并随即展开了统一天下之战。
就在宋太祖逐鹿中原之时,西域地区同样爆发了一场大战。
公园 960 年前后,以伊斯兰教为主的中亚喀喇汗王朝崛起,开始向东方拓展势力,当喀喇汗王朝触角延伸到西域(今新疆地区)时,遭到了西域于阗、高昌回鹘等国强有力的阻击。
当时中原虽受五代十国之乱,但大唐在西域地区建立的秩序和威信还未完全丧失,西域诸国仍奉中原为正朔。
西域诸国中大多信奉佛教,而喀喇汗王朝则是以伊斯兰教为主,双方不但在势力上开始接壤并产生冲突,包括在宗教信仰上也无法容纳对方。
由此西域诸国以于阗为首,集合高昌、归义军组成西域联军,与喀喇汗王朝进行了旷日持久的大战,史称:喀喇汗于阗战争!
当时西域及中亚地区形势图,于阗与高昌为盟军
在这场战争中,双方均动员了 10 余万人的兵力,虽然这点兵力在中原看来不值一提,不过在西域那等地广人稀的地方,已算是惊天动地的生死大战了。
公元 970 年,双方战争进行到了白热化的紧要关头,此时于阗获知大宋王朝即将完成统一大业,于是遵循汉唐规矩派出使者,向大宋朝廷紧急求援。
据碑文记载,为获得宋朝支持,开宝三年(970 年),于阗派出高僧法藏,亲往「西天」取得佛祖真身舍利。
法藏求取舍利的「西天」,据专家研究推测大约为今克什米尔地区或北印度一带,那里佛寺众多,又是佛教最初的起源地之一,法藏在那获取满满一金瓶的舍利并非难事。
在法藏大师取得足够的佛舍利后,于阗又加上和田美玉 390 斤,细马 3 匹,由法藏大师带入中原,请求大宋王朝出兵。
但令人遗憾的是,宋王朝最终并未同意于阗所请,而只是赐了法藏一套紫色袈裟,封其「光正大师」,允许其暂留大宋。
大宋朝廷这番举动的意思很明显:兵,我们是不会出的。
不过法藏你远来是客,咱天朝是礼仪之邦,自该尽一尽地主之谊,因此同意你留在境内,看一看上邦风物,过一过天朝的好日子。
法藏未完成任务,自然也不愿离去,于是便带着舍利金瓶,一直在大宋游历,先后去过五台山、峨眉山等佛教圣地。
每到一地,他便斋僧万人,又送金澜袈裟一件。
法藏这番散财童子般的举动,与其说是交流佛法,不如说是四处寻找支持,只是宋廷确实无意西域事务,所以法藏一直未能如愿。
此后法藏在宋境内滞留了数十年之久。
公元 1000 年后,西域联军在与喀喇汗王朝的大战中最终战败,于阗被灭国,此时法藏即使成功说服大宋朝廷出兵也回天无力了,最终他黯然病逝于兖州兴隆寺。
法藏去世前收了一个衣钵弟子「怀秀」,怀秀谨记恩师临终前遗嘱,希望修建一座佛塔妥善供奉来自西域的「舍利金瓶」,为此他向大宋朝廷写了大量信函,只是宋王朝对佛教事务一直不太感冒,因此这些信件最后都石沉大海。
公元 1008 年,宋真宗赵恒为了堵住因签署「澶渊之盟」受到的天下非议,腆着脸学秦皇汉武跑到泰山封禅,留下千古笑柄。
怀秀见宋真宗封禅,便想借此东风申请建塔,谁知还是没有成功,之后一直到了近 60 年后的嘉佑八年(1063 年),宋仁宗在位,朝廷才同意了兴隆寺建塔供奉「舍利金瓶」之举。
碑文上所记载的就是这么一个故事,从表面来看似乎是在讲「舍利金瓶」的来历,但透过现象看本质,事实上它讲述的是宋王朝一次重大战略决策。
北宋王朝一直被人诟病「富而不强」,与这段极其隐秘的「金瓶求援」历史实是有着莫大的关系!
「金瓶求援」背后隐藏的历史真相
关于于阗国「金瓶求援」一事在《宋史》中语焉不详,这件事在宋代史料中几乎没有提及,至于石碑上讲述的细节那更是没有。
据现代研究,「喀喇汗于阗之战」虽只是宋初时期发生在西域的一场局部战争,但其最终的结果却改变了此后中国近千年的历史走向。
在此战之前,西域一带原本是佛教占据了主流,并在之前延续了千年之久,在此战后,西域的佛教势力被严重削弱,伊斯兰教则渐渐在该地区占据了主要地位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这是直接影响。
兴隆塔地宫中出土的石函
而间接影响,则是宋王朝从此失去了自汉唐以来建立的中原王朝对西域地区的影响力。
在西夏建立后,宋朝与西域之间的道路更是被西夏中断,彻底被阻隔在西域事务之外,并最终失去了西域这个重要的战略要地。
事实上在于阗「金瓶求援」时,若宋朝廷按照惯例,即使只派出一支区区数万人的偏师,都能效仿唐朝建立「都护府」类似的管理机构,牢牢掌控住西域这片广大的区域。
原本西域联军就有十几万人,与喀喇汗王朝的力量相比可谓是不相上下,否则不可能你来我往大战几十年之久,当时的西域联军如有了宋军的加入和领导,于阗等西域诸小国基本不可能被灭亡。
而宋王朝也能借诸国这十几万兵马,在西域至少拥兵 20 万。
这等重兵布置于西域地区,东可威慑西夏、北可兵拒辽金,甚至连西夏这个国家都有可能不会存在,若西夏敢立国,宋军领导下的西域联军骑兵立马就能兵临西夏都城兴庆府城下。
西域驻兵,其所起到的绝不是简单的军事存在意义,它对中原王朝而言,实际上是战略支点的作用。
然而在于阗求援时,宋王朝并没理会,这等若是放弃了大唐经营数百年之久的西域,导致宋朝自身最终被辽金、西夏、吐蕃等国团团困住,失去了战略主动性。
北宋疆域图
按理说赵匡胤兄弟二人并非如此短视之辈,西域对中原的重要性,他俩岂能不知?
然而他们却偏偏选择了对西域诸国被灭视而不见,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时间太过久远,如今已很难寻找到历史的真相了,不过从赵匡胤兄弟二人经历,倒是可以推测一番。
他们怕的估计是四个字——藩镇为祸。
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给中原带来了无尽战火,因此宋朝一建立,就汲取教训严防藩镇出现。
西域远在天边,难以控制,若那处设立军镇,宋朝廷担心历史重演,所以宁愿割舍西域,也不去冒这个风险。
毫无疑问,宋朝这等做法是因噎废食,具有很强的历史局限性。
宋朝君臣只看到了藩镇的危害,却没看到历史上中华文明每一次进入强盛期,都同中原地区与西域、与中亚的友好交流密切相关,汉唐皆是如此。
延续 2000 多年的丝绸之路,它的作用绝不仅仅只是个「丝绸贸易通道」这么简单。
可惜宋朝君臣没有看到这一点,放弃了在西域的经营和努力。
宋朝这次重大战略失误,是历史上宋朝「富而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兴隆塔碑文上的纪事,让我们今天终于能得窥这段隐秘的史实,若只论历史价值,这块石碑可以说远高于其同时出土的「舍利金瓶」。
毕竟再好的宝物,也买不来历史上的真实教训,以史为鉴,这才是我们历史文化的最大价值和意义所在!
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
《宋史》;
《兖州兴隆塔北宋地宫发掘简报》,肖贵田、卫松涛、史建强,《文物》,2009;
《兖州兴隆寺沿革及相关问题》,肖贵田、杨波,《文物》,2009;
《古塔地下的秘密》,央视,2013;
《中亚文明史》,C.E.博斯沃思(英),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山东兖州兴隆塔地宫出土遗物与新疆于阗佛教关系考》,贾应逸,《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0。
备案号:YXA15zAoQgasklBo4vpiek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