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如何在独居时有效地保持自律?

我是从一个伟大的人物身上,学会自律的。

01

1945 年,重庆。

这座 70 年后在抖音上火得一塌糊涂的「网红」城市,一定没想到,自己在这一年的 9 月比半个世纪后还要红。

因为,一场举世瞩目的谈判正在这里举行。

国共两党的主要负责人,在美国的斡旋下,进行了马拉松式的一系列会谈。

马拉松要跑 42 公里多。

而重庆谈判也谈了 42 天多。

当蒋介石给毛泽东发出电报邀请其来重庆会谈时,估计也没有想到毛泽东真的会来。

他原本的想法大概是只要毛不来,就一把掀翻谈判桌,摊着双手对着所有人大喊:看,毛泽东对和平谈判没有诚意,都不敢来重庆,我也很无奈啊!

偏偏,毛泽东居然真的来了。

仅这一消息就已让全国都沸腾了。

毛泽东之所以敢赴「鸿门宴」,各方面其实考虑了很多因素,也做了最坏的准备。

但蒋介石认为,毛泽东之所以来主要是因为天命所归。

他在日记里写道:毛泽东果应召来渝,此虽威德所致,而实上帝所赐也。

这既是两个老对手十几年较量后的一场面对面交锋,更是一场关乎国运,关乎两党未来,并最终影响了历史走向的大事件。

在这场被后世称为「重庆谈判」的 40 多天里,有太多的明枪暗箭,风起云涌。

也就有了无数的唇枪舌战、针锋相对,甚至就连重庆谈判期间,围绕毛泽东创作的《沁园春·雪》,都有一箩筐的精彩故事。

但所有的这些故事,都没有一个非常不起眼的细节让我震撼。

02

据统计,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与蒋介石的直接会谈差不多有 10 次左右。

在谈判桌上, 双方围绕政府、军队等重大原则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和斗争。

谈判之外,毛泽东还要参加各类宴会,出席各种公开场合,会见各个派系的代表人物,时不时和别有用心的记者们谈笑风生。

压力之大,精神之高度紧张,可以想象。

出人意料的是,虽然毛泽东每天都需要竭尽心力斗智斗勇,但在重庆的时间里,原本烟不离手的他,却像戒烟了一样,从来不靠香烟提神醒脑,,思考论战。

在和蒋介石进行的数次会谈中,更是一根都没有抽!

特别值得说明的是,这个细节并不是我发现的。

真正第一个注意到这个细节的人,是蒋介石。

重庆谈判后,蒋介石的亲信陈布雷问他对毛泽东的评价。

蒋介石回忆了一会儿,深有感触地说;

「毛泽东此人不可轻视。他嗜烟如命, 手执一缕, 绵绵不断, 据说一天要抽 50 支烟。但他知道我不吸烟, 在同我会谈期间, 竟然决不抽一支烟。对他的决心和精神, 不可少视啊! 」

从这段评价里,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第一,蒋介石虽然一开始并不把毛泽东和红军放在眼里,动辄斥之以「共匪」,但对手多年,惺惺相惜,他依然尊重对手,并给予了公正客观的评价。这种心胸值得我们肯定。

第二,毛泽东居然能够对几十年的老烟瘾说停就停,这是何等惊人的意志力和自控能力!这样的自律更是值得我们去探究学习。

当然,除了毛泽东,客观来说,蒋介石年轻的时候也有过一段痛苦悔恨后,刻苦自律的经历。

而且两人都推崇的曾国藩,也是一个自律到极致的人。

曾国藩还经常引用一句名言来激励自己:

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而毛泽东拥有这样的自律能力,真的不是天生的。

1921 年 1 月 28 日,他在给彭璜写的一封信里吐露: 「弟有一最大缺点而不好意思向人公开者,即意弱是也。兄常谓我意志强,实则我有自知之明: 知最弱莫如我之意志!

但仅仅二十年后,他的意志力和自律能力就让蒋介石感到震惊。

这种意志力和自律能力一直保持到了他晚年。

1972 年 2 月,中美建交,毛泽东与尼克松、基辛格进行了一场历史性的会见。整个会见的过程是在幽默、轻松的气氛中展开的。

但从实质上看,并非一般说笑,毛泽东在会见的全过程中始终贯穿着自己坚定的原则和意志。他漫不经心、诙谐随意地驾驭着整个谈话。

以至使基辛格感到,除了戴高乐之外,从来没有遇到过一个人像毛泽东那样具有如此高度集中、不加掩饰的意志力。他成了凌驾整个房间的中心。

其实,毛泽东之所以能够有惊人的意志力和自律能力,正是因为他在年轻的时候,就意识到了自身意志的薄弱,更意识到了意志力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经过刻苦修炼后的结果。

这段苦心修炼的经历值得每一个想要自律、想要升华自己人生的人学习。

我综合了大量史料,深入分析后,将这种修炼的过程,分为了四个层次。和大家一起分享。

03

第一个层次:学会从小事小节开始修炼自律

早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的时候, 毛泽东就有意识地到喧闹的地方去练习闹中求静, 静中求学。

有一次, 他拿着书到长沙市最热闹的南门口去阅读, 任凭人来人往。声音嘈杂, 他只顾自己专心致志地看书。

有一位同学问他: 「你怎么到这种地方来看书啊?人来车往那么乱, 能看得下去吗? 」

毛泽东说:「就因为乱, 我才要来这里看。我要锻炼自己。」

同学又问「这是练的哪门子功?」

毛泽东答道: 「我们的国家不乱吗? 我要锻炼自己不为乱所动, 在乱中仍然集中全部精力去办成一件事, 朝着自己的目标走下去!」

在闹市中坚持读书,只是一件非常不起眼的小事。

却是修炼心性的一个好方法。

因为,成大事的人,首先就是要管得住小节。

要想修炼自律,从来都不是天天想着:现在自律不重要,等哪天要做大事了,需要了,我再来修炼。

因为真正要做一件大事的时候,需要的是你全身心的投入,已经没有精力和时间来给你练自律了。

不要一上来就给自己设计如何宏大的自律改变计划。

从一个小目标开始,形成一种习惯,让自律成为本能,又不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

很多人就是因为调子定的太高,一尝试后发现根本做不到,而变得更加堕落的。

自律的关键,就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能否做到慎独慎微。

在这件事上,小的、连续不断的改变,比憋半天放个大招要有效的多。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加强自律,都是从定期整理房间、每天去健身、早上背单词开始的。

因为这样坚持起来比较容易,而效果又非常明显。

每天自律一点点,就能一点点自律起来。

04

第二个层次:学会借助各种方式帮助强化自律

1912 年的时候毛泽东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退学。

退学后的毛泽东寄居在湘乡会馆,每天都去湖南省立图书馆看书,他为自己制订了一个严格的自修计划,早上图书馆一开门就进去,中午只是买两块米糕充饥,算作午餐,直到图书馆关门才出来。

1936 年,毛泽东同斯诺谈话回顾这段经历时说:「每天到湖南省立图书馆去看书。我非常认真地执行,持之以恒 。我这样度过的半年时间,我认为对我极有价值 。」

在修炼自律的路上,一定要学着定下一些目标和计划。

漫无目的地去尝试自律,最是让人身心疲惫。

哪怕只是一个「每天晚上看 10 页书」的小目标,都能给你的自律修炼之旅带来成就感。

而这种成就感又会帮助你强化自律的状态。

除此外,在长沙求学的时候,毛泽东还热衷于体育锻炼,碰到下雨,他脱掉衬衫让雨淋,称之为雨浴;烈日当空,进行日光浴;春风吹来的时候,搞风浴;下霜的日子,搞露宿;甚至到 11 月份,他还在寒冷的河水里游泳。

无论春夏秋冬,从不间断。

这种刻意的体育锻炼,其实也是他锻炼自己自律能力的一种方式。

因为每一种类似「自虐」或者「苦行」的体育锻炼背后,都需要他和自己贪图舒服、懒惰的意识作心理的斗争。

毛泽东正是在跟桀骜不驯的大自然、头脑中的享乐观念进行不懈的斗争中,培养了勇猛无畏、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成为实现其人生哲学的手段之一。

他曾经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中批判了懒惰,说「懒惰为万恶之渊薮。」

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也让身体习惯了自律。

身体的状态会影响意志力、控制情绪的能力,以及思考能力、判断能力等等。

一旦身体撑不住,精力跟不上,想要控制自己都不可能。

连续熬夜之后,人的意志力非常薄弱,很容易作出冲动之举,就是这个道理。

长期保持自律,不只是靠意志力、靠习惯,还要利用一切的内外部条件和力量。

包括身体的力量。

长征结束后,斯诺在延安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曾经给过他一个评价:

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

那时候的毛泽东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二三点钟才休息。

能保持如此高强度的工作状态,除了强大的自律精神,还离不开他年轻时锻炼出来的一副好身板。

05

第三个层次:学会控制欲望和情绪,远离诱惑

毛泽东的恩师杨昌济先生常教导学生说: 「意志之强者,对于己身,则能抑制情欲之横恣;对于杜会,则能抵抗权势之压迫。有不可夺之志,则事无不成矣。」

毛泽东深受其影响,成为这种理念的终身践行者。

在一师求学时,他以「 三不谈」 自律:不谈金钱, 不谈家庭琐事, 不谈男女之事。

金钱和欲望有关,家庭琐事和情绪有关,男女之事和诱惑有关。

要想真正做到自律,就一定要过这三关。

偏偏这又是最难的关口,很多人可以做到小事小节上自律,可以制定并严格完成计划,但在这三件事上,却很难做到坚持自己,不为所动。

毛泽东曾经多有钱,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

我在《从小到大,他才是我们误解最大的历史人物》里,曾经写过,他在国民党手底下当高官的时候,一个月的工资有几百银元,是当时普通工人月工资的十倍不止。

但他从来没把这样的高收入放在心上,反而天天关心三农问题,跑去农村搞调研。

苏维埃曾经有一个国家银行,里面的钱大部分都是当年毛泽东带兵打下漳州后的战利品。

光大洋就有几百万,黄金 5 大担,还有 3 个担子的珠宝和 2 个担子的纸币。

由他的弟弟毛泽民保管着,封藏在一个山里。

藏的地点可能没几个人知道,说得夸张点,他和他的弟弟完全有可能把这笔巨款中的一部分变成私产。

但他却在长征开始前,无私的将这些钱分给了部队,在突围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而他自己则从读中学开始,就经常是身无分文,心忧天下。

我看过一个资料,说他在一师读书期间,一共花了 160 元,这不是一笔小费用,但大部分都被他用来买书了。

他还参加过革命军,每个月军饷 7 元,也主要用来买报纸和书了。

其实,大多数人的失败,不是因为缺乏能力,而是缺乏控制自己欲望的能力。

一旦被欲望所吞噬,就可能急功近利,就可能走偏踏错,最终变得患得患失。

能够看淡人生欲望的人,才是真正能做到不服就干的人。

因为他的坚定行动里,除了理想,别无他物。

6

第四个层次:学会突破束缚,达到更高层次的自律

前面,提到了毛泽东在重庆期间短暂戒烟的经历。

但事实上,离开重庆后,他很快就恢复了吸烟的习惯,直到晚年才抽得少了。

从这点来看,似乎他还不够「高度自律」。

在我看来,小事小节是自律的基础,但那只是一种低层次的小自律;而毛泽东的自律,是更高层次上的自律。

是真正明白自己要什么、该做什么,有着强大内心驱动力的大自律。

我看很多宣传自律的文章里,第一条都是:不要晚睡。

坚持早睡是不是自律?

当然是。

但仅仅做到不晚睡就是真正的自律了吗?

不见得。

毛泽东长年累月习惯于半夜工作、白天睡觉,有时候为了写文章经常整夜整夜不睡。

但你能说他不自律吗?

自律要从小事小节中来,但当你进入更高层次的自律,建立大自律后,是可以忽略小自律的。

许多科研人才,经常不修边幅、胡子拉碴,却能够在自己钻研的领域里心无旁骛,保持高强度投入,做出惊人的成果来。

就是因为他们把所有的意志力都用到了更重要的事情上。

没有事的时候,不妨早睡。但当你为了更大的目标,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的时候,每天坚持晚睡反而成了一种自律。

而不是无所事事,沉浸在刷微博、刷抖音、刷朋友圈,看各种无聊综艺节目,耗到很晚。

康德说: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真正的自由,都是从一点一滴的自律中来。但当你修炼到了可以从心所欲的时候,反而不需要再去事事控制了。

就像达芬奇练基本功的时候,每天画鸡蛋。

当他已经能画出蒙娜丽莎的时候,还需要每天去画鸡蛋吗?

自律,就是一种不断修炼、层层精进的过程。

前面的所有基础,每个层次,都是为了让你有一天不需要再去专注于自己是否自律。

而是让自律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身体的一部分。

甚至变成影响他人的一种能力,就像毛泽东成功地将他的自律带到了红军队伍中一样。

在历史里,我还读到过一个印象深刻的细节。

第二次反围剿前夕,红一方面军有大约 3 万人的总兵力。

这支军队在东固附近的山区埋伏了 20 多天以待敌军的到来,却始终没有人脱逃或者走漏风声。

这样的埋伏仗只有红军才能打,因为他们队伍的领袖,早已将自律的种子深深地扎根在了他们的心底。

07

最后,再多说一点,所有的自律都不是为了追求痛苦。

而是为了延迟满足。

真正痛苦的人,是不求上进的人,是为现状焦虑、又没有毅力和决心去改变自己的人。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这种无能为力的感觉,才是最痛苦的。

自律的第一步很艰辛,但真正有规律的生活,而不是失控之后,那种身心自由,掌控自己生活的状态其实非常美妙。

浮躁、焦虑、消沉、颓废等负面情绪,很少能够干扰到你的心境。

生活和时间变得有序,你的未来变得可预期、可控制。

你将会非常享受那种充满自信、欣喜常在心间的状态。

毛泽东在《讲堂录》中说,一般人喜躯壳之乐,「惟圣人不喜躯壳之乐利(即世俗之乐利),而喜精神之乐利」。

从这个角度讲,修炼自律其实就是帮助大家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得意而不忘形、处困顿而不沉沦、临诱惑而不摇摆。

能够因自律而明志,因自律而生慧。能够少一些浮躁焦虑,多一些从容不迫;少一些进退失据,多一些挥洒有度。

我们从事一件大事情,下了一个大决定,如果最终能做成,大概都会经历这样一个阶段:

苦中作乐;以苦为乐;不以为苦反以为乐;不苦不乐一切平和。

再进一步,大概就是禅宗的境界了:什么是苦?什么是乐?心之所在,即是极乐。

当你下定决心开始自律,经过那段荒无人烟、披星戴月的艰苦修炼之后。

看到的日出,才是真正的美好。

享受到的,才是最高层次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有些经验是从痛苦中得来的。

这些痛苦教育了我们。

我们不要对于这些痛苦生气。

相反,我们要感谢这些痛苦。

因为它使我们开动脑筋,

想一想,努力去避免那些痛苦。

果然,我们就避免了那些痛苦。

是不是呢?——毛泽东备案号:YX11YzNod7n


.公号

关注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