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为什么大学生总是最容易堕落的群体?:大学生防堕指南

为什么大学生总是最容易堕落的群体?:大学生防堕指南

高能量青年养成记:10个心理工具送给开学的你

高中比我大两届的一个学长,教师子女,从小成就拔尖,结果考上复旦三年后,因为沉迷游戏挂科被退学了。

他妈妈感觉非常丢人,把他偷偷地安排到另一个县重新高考。这个学长也是真聪明,随便复习了一年,又考上了另一所 985。

我想,被退学的这一年,他大概对自己为何堕落、将来该如何发展,会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吧。

毕竟,人生中的很多弯路,其实是早就被注定的必经之路。

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人在 12 岁-19 岁时期,也就是从初中到上大学以前,要完成的心理任务是「达成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说白了就是:

你能知道自己是谁,是个什么样的人,想要成为怎样的人,从事什么职业,如何承担自己在社会中的各项角色。

然后目前的现状是,大多数孩子在 19 岁的时候无法完成这项任务。

毕竟,我们在上大学以前,被家长和老师灌输的思想是:

「什么心都别操,只管把成绩提上来就好了」。

我们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想,我是个什么人,我想做什么职业,我想过怎样的未来。

我们唯有一个目标:替父母考个好大学。

于是,等到我们 19 岁,上了大学,才开始完成自我同一性这项任务。

高中只有一个选择,考好的成绩;到了大学,选择突然就多了起来。

打游戏,谈恋爱,学习,混社团,甚至就算做了一些不太好的事情,也没人会管你。

当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干嘛,自己到底是个什么人,三观是个什么东西的时候,自然会滑入堕落的深渊。

大家有没有发现,越是初高中时期一门心思学习的孩子,被父母管制严重的孩子,到了大学或者到了社会中,越容易出现心理混乱期,甚至是堕落。

还有一个原因加剧了我们的混乱:从 19 岁到 25 岁,这个阶段我们的心理任务是,寻找亲密关系,解决孤独感。也就是找个好的对象。

这就尴尬了,一边还没搞清楚自己是谁,自己要什么,一边已经开始完成下一个找对象的任务了。

于是,大学里的各种狗血爱情也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很显然,我们还没学会对自己负责,怎么可能负责好两个人的未来呢?

上了大学,我们该如何用最短的时间完成自我同一性,让学习生活更有意义呢?

  1. 选对圈子很重要

刚进入大学的时候,进入陌生的环境,大家都多少会有点怯生生的感觉,为了缓解这种孤独感,融入某个圈子就成了适应学校生活的第一法则。但我想说的是,不管你有多孤独,多需要投靠一个群体,都别忘记,你永远有选择的权利。

以前遇到一个同学,他为了融入宿舍小团体中,不惜充当宿舍中的工具人,给别人打水、送饭、供大家调侃……不顾自己感受,委曲求全,得到的一定不是尊重、不是接纳,只能是羞耻、无助、压抑的愤怒,以及更加破碎的人格。

当你进入每一个圈子之前,你需要足够理智,去判断这个圈子值不值得进入,对你的成长是否有利。不乏一些单纯的同学,闷在宿舍跟舍友打了四年游戏,结果毕业时才发现,舍友可以拼爹,自己却无所依靠。

  1. 保持开放性很重要

越是不知道自己是谁,将来要做什么,就越要保持开放性。尝试更多的活动,探索自己的擅长点,发现其中的乐趣;认识更多的人,从他们身上反观自己,学更多的品质;提前接触学长学姐,打探考研信息、就业信息,了解大学四年需要考哪些证书、提高哪些能力,你摸到的信息越多,你就越有成长的方向。

  1. 对「恋爱脑」说不

上了大学谈恋爱很正常,但一定要小心别谈成恋爱脑。因为恋爱,课也不上了,集体活动也不参加了,宿舍也不回了,仿佛世界里除了彼此,什么都没有了。恋爱初期,我们确实可以从亲密关系里获得很多成长、精神的碰撞甚至是人格的疗愈,但时间一久,这种新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少,甚至成为个人成熟的阻碍,尤其是在恋爱脑的情形下。

越是封闭的、没有其他正常交往的二人世界,对方越容易成为你的所有情感寄托,一方面,这种温柔乡让你懒于自我探索,另一方面,当爱情失败,你会感到整个精神世界的崩塌。丧失独立性,犹如推开了堕落的大门。

然而,自我同一性混乱、不知道我是谁,并不是导致大学生堕落的唯一原因。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把自我价值建立在外部结果上。

说到这一点,不由想起了最近衡水中学某学生的激情演讲:「我就是一只来自乡下的土猪,也要立志去拱大城市里的白菜」,你可能会认为,这类学生希望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决心这么强,情绪之饱满,动力之强大,堕落与他们一定无关。

但真的是这样吗?

我想事情也许没有那么简单。

我们来看看这段话背后的逻辑

「我就是一只来自乡下的土猪,也要立志去拱大城市里的白菜」这句话背后有两层含义::

  1. 等我考上大学后,我是农村的,别人是城市的。

这其实无形中把同学划成了两个群体,农村人和城市人。这种划分除了增加人际隔阂、矛盾之外,真的毫无用处。

  1. 我只有把城市人都比下去,甚至像王者一样俯瞰他们,才叫真正的成功。

这层含义意味着,把自我价值建立在竞争结果上,争得过感觉自己很无敌,争不过就会认为自己完全是废物。

然而最终,当你在学校度过 1 年甚至 3 年 4 年之后,你发现斗不过、争不过、卷不过的时候,你可能就彻底「躺平」了。

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的习得性无助实验中,研究者把狗关在了笼子里,信号声一响,就给它施加电击,最开始狗还拼命的想要从笼子里逃脱,但多次实验后,即便把笼子的门打开,狗丧失了逃脱的信念,还没等到电击就开始倒地呻吟。

由此看来,躺平的本质其实是一种「习得性无助」,或者换句话说,是巨大焦虑过后的自暴自弃。

而越是怀着要打倒别人、压过别人的心态,就越容易自暴自弃,甚至堕落。

如果人人都能以发挥自己潜力为目标,而不是以把别人踩在脚下为目标,在比不过时才不至于丧失信心。

如何能真正激发自己的潜力,又可以持续不断地获取行动的力量呢?

  1. 把目标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著名的「最近发展区」,他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也就是能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这就类似于游泳,你现有的水平是游 50 米,把你的潜力都挖掘出来的水平是游 200 米,那 50 米到 200 米中间差的这个 150 米,就可以看作是你的最近发展区。

教练为了把你的潜力激发出来,就会给你布置任务,并通过纠正你的泳姿、训练你的呼吸,激励你游到 80 米、100 米,最后进步到 200 米。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艰苦的训练得到进步,我们就会感觉很有成就感。

但是,如果他上来直接给你一个任务,让你从 50 米的水平直接游一个 500 米出来,那对你来说,就超出了最近发展区,更夸张的说,你面对的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如果你感觉自己的目标怎么都实现不了,不要归因于自己笨、不如别人,而是要想到这个目标是不是超出了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是否需要适当降低目标了。

  1. 别把价值单一化

有媒体在知乎上提问:这些高学历年轻人明明拿着一手好牌,为何却选择就地躺平,在家或者出租屋里,成为一名城市「蹲族」,以「现实低欲望、网上多冲浪」的方式闲散度日。

这个问题下的某个高赞回答说自己博士毕业后赚的钱还没有他家北京一套房的租金高,他感到再继续苦熬学术没有意义,仅剩的念头就是毕业后找个相关的岗位混着,别浪费读的那么多年的书。

当我看到这个回答时,一开始觉得没什么问题,博士毕业还不如家里一套房的租金,看来读博是没什么意义,但再仔细一想,又感觉哪里不对。

不对的地方在于,这个答主把读博的意义仅仅局限在赚钱上,背后的逻辑是,因为读博出来没有收房租效益高,所以,读博没有意义。如果国家也照这个逻辑想,那完全没有必要培养博士。

参加一个活动、实现一个目标,它的意义有很多种,单一化解释只能徒增绝望感。如果读博挣不了钱没有意义,这个工作没法暴富没有意义,再往前想,又会回到那个终结话题: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本质上生命也是没有意义的,只不过作为有思考能力的人,得从无意义中给自己找点意义出来,成长才有价值。

  1. 善用正念

焦虑有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指向事件本身的焦虑。例如,快考试了还没复习,让我很焦虑。

第二个层面是主观感受的焦虑。例如,周围人都好优秀好努力,我被这种快节奏的气愤感染了,感觉好焦虑。

第一个层面的焦虑可以通过行动来缓解。比如我只要积极地准备考试,焦虑就会少很多;

第二层面的焦虑却有所不同,很难通过行动来得到改善。比如:无论我怎样努力,未来总是具有不确定性,我不可能头顶主角光环,这样的焦虑就是基于一个宽泛的主观感受。

拿最近的躺平、内卷来说,当我们看到这类讯息的时候,感受到的焦虑就是第二个层面的焦虑,我们可以把它称作「氛围感焦虑」,当大家抱怨的情绪扑面而来,你感觉自己身处其中,但好像又如同空气一样摸不着边际,你觉得好焦虑、好无望,可是回到现实,你该干嘛还是得干嘛,上班的上班、读博的读博,我们可怜的发现,原来,自己连躺平的资格都没有。

顶着这种「氛围感焦虑」生活,想要行动起来解决问题,几乎属于无效行为。因为,这种焦虑并不是可以短时间解决的焦虑,越是想要做点什么抵抗,就越容易受挫,陷入负面的自我评价,从而导致更强烈的焦虑感。

这种情况下,正念法就派上了用场。

正念的原理是我们放下自己的目标和期待,像来到世界第一天的婴儿,只是用好奇的眼睛打量世界,我们不再是一个「追赶者」而是一个「观察者」,即像一面镜子一样如实地映照出外部世界、我们内心的想法、情绪等等。

Matthew Killingsworth 等研究者利用一款手机软件,在几千人中随机取样,询问他们的幸福感,并问他们在那个特定的时刻他们在做什么,以及那个时刻是否分心在想别的事情,结果发现人们的注意力在一半的时间里是漂移的,并且注意力漂移时的幸福感要远低于注意力集中时的幸福感。

佛教中曾提到一种缓解死亡焦虑的方式,通过冥想,观察树叶从树上落下、枯萎、消亡,到观察树木本身的消亡,乃至人类身体的消亡,也就是通过训练人接纳自己恐惧的事物并与之共处,从而缓解焦虑。

这都是正念的力量。

在平时的生活中进行正念练习,可以尝试做以下几件事情:

  1. 试着什么都不做,只是感受当下的事物及感受,吃饭、洗碗、走路、刷牙,你做的每一件事都可以成为感受的对象:」我感觉到我手中的碗是冰凉的,光滑的,上面带有蓝色的花纹「;

  2. 尝试观察和描述,此时此刻自己头脑中的想法和念头:「我感到有些难过,还有点不知所措」,「我恨不得立刻做点什么证明自己」;

  3. 练习呼吸和放松。

4,关掉手机、关掉电脑,屏蔽掉嘈杂的网络信息,从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批判中脱离出来,把注意力放到自己当下要做的事情上。

当我看到网上的各种情绪信息时,我也会倍感焦虑,就会觉得人生好累好惨,但只要我放下手机,打开一本书,认真地读一个小时,我的心情就会平静很多。内心真实的声音就会重现。

作为年轻人,在网上表达自己的情绪没有错,跟那些已经成功的前辈们抗议也没有错,年轻人的声音也能汇集成一股力量,倒逼社会的进步,但,作为个人,在外部环境还没有得到改善之前,依然要努力过好生命的每一刻,不是吗?

正如电影《心灵奇旅》中,当主角实现了他的目标,终于成为一个知名乐队的成员后,却怅然若失,「我为这一天等了一辈子,我以为我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他终于意识到:Your spark isn』t your purpose, live every minute of it.

电影《心灵奇旅》截图

电影《心灵奇旅》截图

作者:暗涌

备案号:YX01zPLQYeGYkdW2v

为什么他们会躲避爱:Ta不是渣,而是怕

高能量青年养成记:10个心理工具送给开学的你

熊七夕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