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和亲

和亲

这是唐代和亲史中最为神奇的营救——和亲公主在归国的路上被人挟持。将领石雄竟主动把城墙挖了十几个大洞,用牛羊做先锋,成功夺走了公主。

这位被夺的公主,就是唐宪宗李纯的女儿太和公主。她不幸的半生,就是从嫁到回纥开始的。

20 年前,她最先出嫁给了新即位的崇德可汗,被册封为可敦(相当于皇后)。4 年后,崇德死,弟弟曷萨特勒即位,她就又成了曷萨特勒的妻子。又过了 7 年,曷萨特勒被部下杀害,侄子胡特勒即位,她就只好改嫁胡特勒。又 4 年,胡特勒被国相掘罗勿杀死,奉盍馺特勒为可汗,她就又成了盍馺特勒的可敦。

图:太和公主在回纥改嫁图

图:太和公主在回纥改嫁图

内部乱了套,外部还有人乘虚而入。

话说在回纥的西北,有个叫黠嘎斯的部族,唐朝以前从来没跟中原王朝有过接触——距离实在是太远了。

据记载,这个部落的人长得非常魁梧,「赤发、析面、绿瞳」,与汉人差异极大,以黑发为不祥。但是其中眼睛是黑色的族人,却是另一番景象——他们坚信自己是李陵的后代。

李陵,西汉名将李广的孙子,出击匈奴被俘,在匈奴生活了 20 年,娶了单于的女儿。也许,黠嘎斯人中的确有相当一部分是李陵的后代,并以此为荣。

到唐朝中期,黠嘎斯日渐强大,与回纥掐了 20 多年。赶上老天不仁,使回纥遭遇了持续多年的白灾和干旱,内部又乱了套,有人为复仇当了黠嘎斯的向导。黠嘎斯率大军南下,顺利攻陷了回纥牙帐,致使回纥汗国灭亡。

顺带地,俘虏了一群穿着典雅的人。一问之下,才知道竟是唐人。

要知道,李陵姓李,唐朝国君也姓李啊!

这个伟大的发现让他们非常高兴,原来咱是本家!

在一番亲切的会晤过后,黠嘎斯派遣达干等 10 多人护送公主回长安。

谁知半路杀出个乌介,把达干等人统统杀害,将公主抢跑了。

乌介也不算外人,是胡特勒的叔叔。回纥灭国时他率众南逃,偶遇了护送公主的队伍,如获至宝,杀人、抢劫,一气呵成,抢完人以后,又跑到不知道哪里躲着了。

从此,他常借公主要挟唐朝。

回纥的饥荒还在持续,乌介就向唐武宗要粮,武宗不得已给了 3 万石。后来他又裹挟公主,越过戈壁,到重镇天德,写信给武宗,说饿,没地方住,得送粮,送牛羊,还得把天德城也送给他,好让他和公主同居。

像这样无耻肮脏的要求,武宗当然不会答应。

由于无耻的要求没有被满足,乌介便南下云州、朔方抢掠,并预备打下振武城,这个地方十分紧要,就在呼和浩特南,历来是抵御胡人南下的重要关口。

因为姑姑在敌营,武宗不敢轻举妄动。

图:太和公主家庭关系图。唐穆宗有多个儿子先后都当了皇帝,都喊太和公主为姑姑

图:太和公主家庭关系图。唐穆宗有多个儿子先后都当了皇帝,都喊太和公主为姑姑

于是,他向李德裕问计。

李德裕,唐代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战略家。用两个字形容他,那就是「天才」。如果用四个字,那就是「万古良相」。大唐经历安史之乱后,居然还能复兴,靠的就是这样优秀的人物!

对于到底怎么弄死乌介这个问题,李德裕的心中是有答案的,只是没有合适的时机。现在,机会来了。

他首先安慰武宗说,回纥人打仗的确厉害,但是他们也是怕死的啊。骑马冲锋是他们的强项,但是如果让他们冲不起来呢?乌介这厮之所以这么肆无忌惮,完全是因为手里头有公主啊!如果我们出奇谋把公主抢回来,那么他还有什么可狂的呢?

万人丛中取人首级,是有过先例的。可是,从万人丛中把人抢回来,还要毫发无损,就比前者更有难度。太和无论如何是不能出事的,这么做是不是太冒险?

但是,出于对李德裕的信任,武宗把「出奇谋」的任务交给了他。

李德裕又把任务交给了刘沔。

刘沔又与副将石雄商量。

这两个人,可以说是贤能的唐朝官员发掘出来的天纵奇才!刘沔原先是个孤儿,后因战功累迁至大将军,此时已是河东节度使、督镇河朔。而石雄家境也十分贫寒,甚至没人知道他的由来,只知道年轻时就勇猛善战,气盖三军,与士卒同甘苦,为人沉稳智慧,又仗义疏财,可惜一度被小心眼的上司针对。后经唐文宗调整,把他调到了刘沔麾下,终于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

两位不世出的奇才,终将因为接下来的事永垂史册!

石雄说,这件事义不容辞,就由我来办吧。

他从马邑(山西朔州)点拨了 3000 精锐,在夜里潜入振武城。第二天,他站在城楼上观察,发现振武城外,乌介的十三部兵马果然十分强盛。在密密麻麻的帐篷中间,有几十辆毡车,旁边的人都穿着红红绿绿的衣服,不像回纥装扮。他怀疑那就是公主的仆从。然而事关重大,为确保万无一失,就派间谍刺探。

并不知道间谍是如何混入回纥军中的,也不知道他如何就取得了回纥人的信任。总之,回纥人一本正经地告诉他,那是唐朝公主的牙帐,绝对不会错的,如果有假就被天打雷劈。

间谍回城,把情况汇报给了石雄。果然不出预料,得知了公主的位置,就可以安排他的奇谋了。

石雄的思路的确不同常人。首先要干的,居然是自毁长城。夜里,莫名其妙地,唐兵把城墙挖了十几个大洞(振武城是个土城),这些洞足够 8 匹马穿行而过,一到白天,肯定会把城池完全暴露在敌人的眼前。更奇怪的是,石将军还让另外一部分人召集百姓开会,请大家把所有的商行、私人、公家的牛、羊、骡、马集中起来。还搞到了大量乐器,凡是带响的,都被拿来当了武器。

几万头牛羊慢吞吞地到离它们最近的门洞集合,静待明天去外面吃草。每个士兵都骑着马,身上挂着乐器,其中以打击乐为主(锣鼓),知道的说是打仗,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去当吹鼓手呢。

天微微亮,振武城四围突然燃起了熊熊的火炬。火炬燃起的那一刻,城墙上竖起了许多猎猎作响的大旗。几乎与此同时,城下迸发出了震天动地锣鼓的响动以及气势恢宏的吼叫。以敲击乐为主,配合着人马的喊叫,3000 人奏响了杂乱而又激进的乐曲。数以万计身材各异的牲口,被铁骑的呼喊和震耳欲聋的锣鼓声驱赶,惊恐万分地朝乌介的牙帐冲去了。它们越跑越快,任谁都拦不住,管不了——古人管这种无法控制的情况叫作「惊奔」。

扑面而来惊天动地的响动,让还在睡觉的乌介慌了神。他起身出帐,愈发不明白这是怎么了,一时间「惶骇莫测」。向四周张望,发现原来是牙帐被冲了。而振武城上满是火炬和大旗,惊奔的牛羊后面,是数不清的大军,至于到底有多少,谁他妈知道!

他不知道为什么唐军连公主都不管不顾了,也不知道为何会突然有这么多兵马,不排除自己已经身陷重围。总之,万千牛羊朝着他的牙帐冲来,震天响的锣鼓与喊杀声,吓得身边的兵也乱了套,没头没脑的外围兵卒同这群畜生一起乱撞。有人大喊,说唐军已经开屠了,听到的人惊叫着逃跑,以至于自相践踏。

恐慌瞬间感染了整个营帐。

乌介是想找公主的。

但是找不到。

原因很简单,公主不想找他。

于是,眼下的情况变成了乌介尴尬,他需要冒着丢命的风险翻过牛山羊海去找公主。可是,有这时间,咱逃命不好吗?

想明白这些后,他下了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跑!

但最后还是被石雄追上了,不过他骑术不赖,玩命抵抗了一阵,身受重伤,靠着数百亲兵的团团维护,成功地脱逃了。

但是,作为一名自封的可汗,他统御回纥诸部的梦想失败了。他亡国,亡军,亡了希望,等于没有了一切。回纥的最后一点气数都没了,乌介只好负伤而去,前往遥远的东北,投奔寒冷的室韦。过了几年,就被他的国相所杀,而余部则全部被室韦吞并。

陷入恐慌的回纥士兵没有乌介那么幸运,他们几乎没有跑掉的。石雄率劲骑尾随不舍,生生把乌介的部队追到了杀胡山。几十里间,1 万颗人头落地, 5000 名兵丁被俘。车帐辎重,粮食钱财,牛羊牲口,数不胜数。

散落在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上的回纥兵马,又被刘沔的大军追捕,具体过程不详,总之,最后朝廷按照唐初李靖征讨颉利可汗的规格赏赐了他。

太和公主脱险后,武宗非常生气。

在武宗看来,太和公主是严重渎职的。

和亲,是两国结盟的仪式,是两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手段,但和亲者本身也能改变两国彼此之间的态度,极大地影响对外方针。太和公主几乎完全没有做到这一点,因此,武宗对她的表现非常不满。

和亲公主不是傀儡,不是被绑匪劫持的人质,也不是先秦时代的质子,是带着政治任务的「女性臣使」。虽在异国他乡,人生地不熟,但也要负责离间敌国、笼络和亲国、培养势力的,绝不只是「嫁人」「做傀儡」那么简单。

草原民族的可敦(皇后)相较于汉唐的女官,可以参与更多政事,甚至可以一力做主,影响大局。西汉时的细君公主、解忧公主在乌孙,昭君及其子女在南匈奴,都在培养亲汉势力,积极维护和平稳定的局面。有时候为了掐灭反汉势力,她们甚至开展一系列的政变和刺杀活动,冒着极大的危险出色地完成任务。

但是,由于回纥本身局势动荡,加之太和公主个人特质,使她没有做到这一点,反而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差,处处遭人掣肘,最后还被人拿来当人质,使回纥讹走了那么多东西,还四下抢劫,这让武宗非常生气。

在李德裕起草的一份诏书中,武宗对太和公主非但没有令回纥不犯边,反而让他们有恃无恐大肆侵略进行了责备。他说,姑姑作为回纥的可敦、大唐的公主,身边那么多的侍从,享受如此的优待,却只说无能为力。骑着高头大马向南望的时候,难道不曾畏惧高祖、太宗的威灵吗?

不过,武宗也知道责备姑姑实在没有多少道理:她不是自己愿意去的,是朝廷非要选她去。

太和公主就是唐对外政策的牺牲品之一,为的就是安抚回纥,震慑吐蕃。

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大衰,命悬一线。原本亲如一家的吐蕃趁机攻入长安烧杀抢掠,作为藩属的回纥救援了唐朝。然而,回纥人在民间的名声并不怎么好。在救援过程中,他们没少抢劫杀戮,两京百姓怨声载道,十分仇视他们。与此同时,回纥与吐蕃也在不断抢夺河西走廊丝绸之路,两国形同水火。

图:事件发生前三方势力示意图(大略),图底为天地图

图:事件发生前三方势力示意图(大略),图底为天地图

就在这时,回纥再三邀约与唐联姻。对于回纥来说,一方面想通过通婚来获取巨额的财富,继续维持边境贸易的不平等交易;一方面是想达成同盟后,便能强强联手,打击吐蕃,而自身短时间内不会被打击。

起初,宪宗出于对和亲之举的厌恶,没有答应回纥的请求。然而回纥并不死心,几次三番来人恳请(略有要挟的意味),几乎就要成功。等宪宗驾崩,穆宗即位后,他们更是派出了数百人之多的「求婚天团」,包括身披战甲的将领、穿着华丽的回纥公主,以及为数众多身着奇装异服的摩尼教信徒。

穆宗答应了和亲。

究其原因,是避免让回纥和吐蕃形成同盟。

但是,这么做的苦头实在太大了,仅仅是要给的妆奁费,就要付出一个东南大县 25 年的财税(500 万贯),还要赔进去难以估量的人力物力,在边境维持不平等交易。而且还有耻辱铭记在心,昔日,回纥人让唐朝使者下跪磕头,使者不跪,被殴打了一整夜,血肉横飞,不幸离世的恨,至今唐人也不会忘记。他们如此欺凌唐朝的使者,更不要提是如何凌虐百姓的了。

但是,打,还不到时候。

差一点就灭国的教训就在眼前,对于一个喘息未定的大国来说,只有暂时的忍辱求生,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

和亲,就是这样一种操作。

被安排着去胡地和亲的公主,就是那个「代价」。

因为唐与回纥和亲,吐蕃着实有点慌。太和公主出嫁的路上,他们奋力阻挠,派兵骚扰。而回纥为了能迎娶公主,派出了 2 万人的部队,分两路阻击闹婚者。

联姻成功后,回纥与唐朝倒是过了几年安生日子,但回纥本身遭遇了强盛过后极大的打击,天灾人祸不断。与此同时,早几年还气势汹汹的吐蕃,自从回纥闹灾后,日子也是江河日下,灾祸连连。吐蕃贵族倾轧不已,战乱连年。回纥与唐的联合,让他们忐忑不安。眼见抢婚不成,就主动派使者求见,要与唐朝重修旧好,重温 200 年前太宗与松赞干布开创的舅甥关系。

但是,回纥灭亡后,吐蕃的日子也到头了,苦不堪言的农奴在多地爆发了声势浩大的起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使偌大的吐蕃分崩离析。

很短的时间内,唐朝一下就失去了两个庞大的对手。

与之对应的,是唐朝内部较为稳定的局面。武宗即位后,仰仗宰相李德裕的参谋,澄清吏治,发展经济,削藩镇乱,拆毁佛寺,扩充税源,使得唐朝从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强盛的局面,史称「会昌中兴」。

其后的唐宣宗李忱,更是明察善断,恭谨节俭。灭亡吐蕃,平定安南,夺回河湟地区,继续了中兴的大局。

这其中,唐与回纥的联姻本身,起到了休养 20 年的目的,这 20 年,也正是太和公主最悲惨的 20 年。

太和虽然是个聪慧的人,但于政治却是个十足的生手,根本没有接触过那么复杂的局面,改变大局的能力有限。可是,我们平心而论,无力改变大局,难道不是多数人的常态吗?难道对于太和,就要求全责备吗?

于是,生怕太和伤心的武宗,又下了另一番安慰诏书。而从这封诏书中,我们似乎可以猜到太和在回纥究竟遭遇了什么。

书中有云,「失位自伤,宁免《绿衣》之叹」。《绿衣》是《诗经》的篇章,说的是正妻被忽视,而小妾得了势,把正妻踩在脚下凌辱。太和远嫁回纥 20 年,从窈窕淑女变得人老珠黄,又怎能一直保持被众多美人环绕的可汗爱呢?所以太和公主在回纥时是备受冷落的,她不被诸位可汗重视,作为可敦(皇后),又使某位小妾僭越于她之上,针对她,排挤她,令她如坐针毡,无地自容。

不过,一切都不重要了,人回来了就好。唐朝在政治和军事上已经胜利,就不会在乎公主过去的成败,不会对她进行过分的指责,反而要表彰她的奉献,补偿她的牺牲。

会昌三年(843)春,长安城外,400 名神策军与连绵不绝的仪仗队,在长乐驿迎接太和公主回家。

太和被神策军拥护着入城后,又有隆重的迎接典礼。百官集体朝拜,与太和一起到太庙祭拜,告慰宪宗、穆宗的在天之灵。

因祸得福,返回故乡,让太和「欷歔流涕」。易装后,她到光顺门脱冠请罪,表示在回纥期间「和亲无状」。风云激荡 20 年,却什么都没办成,反倒成了天大的累赘。武宗原谅了她,册封她为定安长公主,群臣大贺。置长公主府,赐钱财、奴仆。

太和公主的回归,受到了皇帝、百官、万民的热烈欢迎,人们没有不哀悯她的遭遇的。

然而为难女人的,终究还是女人。

太和虽然受到了举国的欢迎,但却遭到了阳安、宣城、义昌、义宁、贞源、贞宁、临贞等公主的抱团排斥。

除了阳安长公主,其他的公主还都是太和的亲姐妹,都是宪宗皇帝的女儿。阳安作为长辈姑妈,对太和的排斥尤其强烈。回归典礼时,她拒不出门。后来皇帝命令来了,又连续两天躲在外面不回家,假装收不到命令,消极抵抗圣命,借以表达对太和的反感。

史书上并没有说她们为什么这样做,也从没有人给出过解释。

不过,依我看,应该还是与太和没有完成政治任务有关。另有一种可能,是她们从骨子里鄙夷太和的遭遇。

首先就是依照胡俗,嫁完这个嫁那个,嫁完叔叔嫁侄子。

草原上男多女少,妇女横生逆产的概率极高。这导致平民男性娶妻极其困难,家庭内部的策略是,他们会努力使兄长结婚,弟弟则无钱婚配。如果兄长死亡,那么就留下了鳏夫弟弟和一个寡嫂,于是两人重新组成家庭。

自然还有财货的问题。婚姻财产的分配,历来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如果无人收继寡妇,寡妇就要把财产带走,嫁给外人,俩人一起消费,等于花着张家的钱,与老王一起快活。为应对这种情况,古今中外的人采取了不同策略,要么鼓励女人守寡,要么鼓励女人家庭内转嫁——草原民族采用的是后者。

有人会说贵族妻妾成群犯不上这个,是的,但是他们不会因为资产富饶妻妾成群而改变固有的习俗,反而会有所加重。对中原的皇帝和官员们来说,他们的妻妾再多,也不会与任何外间的男子共享,其妻妾不得与外男接触,除非过了生育年龄(49 岁以上)。

草原上的贵族也是如此,他们不会放任财产外流,多一个不多,少一个却舍不得。于是,儿子或侄子是可以继承父亲除生母以外的所有女人的,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

自打西汉以来,大多数和亲公主都会被要求改嫁给丈夫同族的近亲男性,这样要求的不光是可汗,还有本国的皇帝。由于太过耻辱,她们会上书恳请皇帝不要下发这样的「恩赐」。但是,为了「顾全大局」,她们的请求都会被驳回。她们也只好先嫁弟弟,再嫁侄子,然后再嫁给叔叔。

和和亲公主的羞耻感一样,唐朝宗室的其他公主,对出嫁女这种「人尽可夫」的遭遇十分鄙夷。

其次是太和可能弃亲生儿女于不顾了。

作为可汗之妻,和亲女子一般都是有自己后代的。譬如解忧公主有 4 个儿子(元贵糜、万年、大乐、鸱靡),2 个女儿(弟史、素光)。昭君则有 1 个儿子(伊屠智牙师),2 个女儿(须卜居次、当于居次)。

至于其他人的子女,史料往往不去记载,主要是因为没有参与重要事件。但是,自汉代以来,和亲的公主几乎都在异域老死,连探亲都不允许(昭君回乡是民间传说,不是史实,她出塞后再也没回过家)。但凡有生育能力的,就没有不生育的,太和也不会例外。唐朝时,被送回国的公主倒是有一个,正是没有生育过一儿半女的宁国公主。但是,太和显然不是没生育被送回来的,她是被抢回来的。

我们可以猜想,这 7 位稳坐家中的公主听说这些事后的反应,无非是:「她还回来干什么?」面对一个只有肮脏的错误,没有办成任何事的出嫁女,她们的反感是存在的,付出的行动,就是不去主动欢迎,不出面唾弃就已经算很给面子了。

武宗的让姐妹姑嫂出迎的敕令来了,也都假装没看见。

7 个人一起没看见这项非常重要的通知,搁谁都不信啊!外面锣鼓喧天,鞭炮齐鸣,7 个府的上千口子人也都聋了吗?

真没去。

武宗听说后,大怒,狠狠罚了她们。还让史官认真把这件事记下来,写上每个不出迎的公主的名字,好让后世的人知道她们是如何的不懂道理的,但凡文字存在一天,这件事就没完。

太和很感激武宗,时隔 20 年,她得以和太皇太后见面,母女相拥而泣,再也不必在外地受那样的奇耻大辱了。

其实,自古以来,多数人,尤其是女人的幸福,都是被牺牲的。到了明代,朝廷没有和亲之举,主要也是不屑于用女子做局。与之对应的是公主出嫁水准的严重下降,不仅不用来和亲,也不让她们与任何略有官阶的家庭结婚,只能嫁给低阶官吏甚至平民。

联姻当然不是为了爱情,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而国与国之间的和亲也是如此的,有时候的确会对国家社稷有利,甚至能换来几十年、上百年的蓬勃发展。但是,这也不是强迫一人牺牲,而使万人获益的正当理由。

武宗和李德裕都是明白人,懂得这里边的道理。因此,尽管太和公主不被某些人认可,他们还是要以最隆重的国礼欢迎她的回归。

而那些永远不可能回来的人,又怎能享受到这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