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 没有行测思维,刷题再多也难拿高分

没有行测思维,刷题再多也难拿高分

我参加过六次公考,行测最高 91 分,可惜 91 分那次截图不见了,剩下第二高的截图如下。

限于篇幅,没办法把行测的每个题型细细地讲,在这里,我只从整体上说说参加公考必须掌握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大家千万别小看方法论,它是备考的基础。没有掌握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话,复习时必然会做大量的无用功,甚至连方向都把握不住。

公务员考试,是国家行政机关以及党群机关招录人才的考试。招录什么样的人才?起码要有科学的世界观。在中国,科学的世界观,就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而世界观决定了方法论。所以公务员考试,本质上是在考查考生们能否在解题的过程中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看考生能否做到以下这两点:

第一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二点,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第一点针对笔试,第二点针对面试。

先说说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第一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这一能力的考察贯穿了行测和申论。

对于行测,很多人不解:为什么刷了那么多题,依然考不好行测?

因为无论国考还是联考,每年的行测题都在创新。

不是题型创新,而是思路创新。

绝大多数行测题目,你是无法套用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就搞定的,你必须要学会具体题目具体分析。甚至可以这么说,固定的思维模式对你解题有一定的负作用。

固定的思维模式反映到做题上,就是一些辅导书或者名师所谓的秒杀技巧。

殊不知,那些秒杀技巧可能只是针对某一道具体题目的,换成别的题,就不是秒杀技巧了,而是自杀技巧。

先说说言语理解题为什么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关于言语理解题,一些辅导机构发明了很多所谓的秒杀技巧。比如什么总结句一般在第一句或者最后一句,因果关系一般强调结果,碰到转折词只用看转折词后面的内容等等。

恕我直言,这些「技巧」早就该扫进垃圾堆了。连具体的文字内容都不看就套用这种技巧去做题,正确率怎么可能高?

比如下面这道真题:

只有儿子做了父亲,这父亲才有觉悟对自己的父亲好起来,可以与父亲共同地衔一枝烟,共同拔下巴上的胡须。但是做父亲的已经丧失了一个男人的真正权势后,对于儿子的能促膝相谈的态度却很有几分苦楚,或许明白这如同一个得胜的将军盛情款待一个败将只能显得人家宽大为怀一样,儿子的恭敬即使出自真诚,父亲在本能的潜意识里仍觉得这是一种耻辱,于是他开始钟爱起孙子了。

这段文字意在叙述( )

A.祖孙之爱的缘由

B.父子天伦之乐背后的无奈

C.一家三代的情感变迁

D.父子间的情感与责任

这题选什么?

按照关键词法:如果文段中有但是、于是、所以等关键词,那么这个词后面的那句话就是答案。但是这段文字既有「但是」又有「于是」,到底哪个词后面的句子才是答案呢?如果是「于是」,那就是「于是他开始钟爱起孙子了」,那就错选 A 了。

按照中心句法:包括首句法和尾句法。这个方法就更不负责了。看看这道题,如果只看首句「只有儿子做了父亲,这父亲才有觉悟对自己的父亲好起来。」那就应该选 D。如果只看尾句「于是他开始钟爱起孙子了」,那就应该选 A。言语理解题所有的技巧都是建立在对文段的理解上的。不提高自己理解文章的能力,所有技巧都是百搭。

稍微理解一下文段就会发现,文段从头到尾讲的都是明明父子情深明明可以亲密无间但却又暗含着不能完全拥抱这份深情的无奈。至于爷爷会钟爱孙子,只是爷爷逃避他们父子之间「相爱相杀」这种无奈局面的一个方法而已,并不是文段的重点。所以这道题选 B。

数量关系题比较特殊,但也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有些题目不难,但由于是创新题,所以很多人不会做。

比如 2015 年国考的一道数量关系题:

甲、乙两名运动员在 400 米的环形跑道上练习跑步,甲出发 1 分钟后乙同向出发,乙出发 2 分钟后第一次追上甲,又过了 8 分钟,乙第二次追上甲,此时乙比甲多跑了 250 米,问两人出发地相隔多少米?

很多人被这道简单的题目难倒,甚至怀疑题目出错了。其实题目没有出错,题目写得非常清楚。只不过大家刷了太多的行程问题,先入为主地认为行程问题肯定是匀速运动的。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下,这个题目并没有说甲乙是匀速运动啊。

而判断推理题,更是将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能力的考察体现得淋漓尽致。

判断推理包括四个版块,定义判断,图形推理,类比推理,逻辑判断。

我一个个地说。

首先,定义判断肯定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哪怕考的是你无比熟悉的某个定义,比如「学术造假」,「正当防卫」等等,你也绝不能按自己已有的常识去判断选项是否符合定义。做定义判断题想有高正确率,必须死磕定义,就是把定义里的关键词一个个找出来,然后和选项进行对比。

再说说图形推理,图形推理的学名是瑞文渐变矩阵,它是行测里面难度最大的题型,尤其是近几年,它的难度已经大到让那些简单粗暴的经验判断统统失效。比如图形凌乱数数量,图形相似找元素,图形相同看位移,这些所谓经验都赶紧忘掉吧。现在多的是凌乱的图形,结果考的是对称轴或者一笔画。这样出题就是为了坑那些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考生。

比如下面这道题:

这道题按套路来的话,都觉得会是考察黑点白点的运算规律,但是如果放弃套路,从题目本身出发,很容易看出来,主规律是对称规律,对称轴在旋转。

再说逻辑判断,逻辑判断也非常注重考查考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我随手举个真题例子:

有人说看电视会影响小学生的学习,可是对一所学校的调查发现,该校看电视时间较长的学生比看电视时间较短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好。由此看来,看电视不会影响小学生的学习。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面的推论?

A.该被调查学校的代表性不强

B.很多电视节目可以开阔小学生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有助于学习

C.该学校小学生的父母经常让于孩子看一些教育意义的电视节目

D.该学校小学生的父母只在孩子取得了好成绩的时候才允许他们看电视

这个题的 A 选项肯定不能选,因为它是个普遍适用的选项。就是说,任何一个调查得出的任何结论,我们都可以用「被调查对象代表性不强」这个理由来削弱它的说服力。如果 A 是正确答案的话,那么碰到所有的这类逻辑题,我们连题干都不用看了,直接选这个选项就行了。所以,A 选项只是为那些不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人设置的陷阱。

再说说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较为简单,但它是最最考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力的。

很多参考书喜欢将类比推理题的逻辑关系进行分类:并列关系、从属关系、对立关系、必要关系等等。这个分类就有很大的问题,因为所谓的并列关系、从属关系、对立关系、必要关系,都不是具体的逻辑关系。什么叫具体的逻辑关系?应该是先有题目,再去想逻辑关系。而不是先预设逻辑关系,再去套题目。

比如我们看看这道真题:

树根:根雕()

A.纸张:剪纸

B.陶土:瓷器

C.竹子:竹排

D.水泥:砚台

这个题我们先用一些参考书教的不具体的逻辑关系来试试。

树根和根雕,不是必要关系,做根雕不是必须要树根,也可以是花的根。接下来以这个非必要关系去验证选项,剪纸必须要纸张,做竹排必须要竹子。而做砚台,好像不是必须要水泥,石头也能做。好了,就是它了,选 D,so easy!

然而,这种思维方法是错的,因为它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道题的具体逻辑关系是什么?根雕是在树根的基础上,用刻刀修剪,去掉一部分后得成的。瓷器是把陶土粘在一起,放到窑里烧成。竹排是把几十根竹子捆绑而成。剪纸是在纸张的基础上,用剪刀精心修剪,去掉一部分后得成。简单来说,就是后者是以前者为材料,并在前者的基础上去掉一部分得到的。所以这道题应该选 A.纸张:剪纸。

我们再来看一个有争议的题目:

航线:飞行()

A.土壤:种植

B.煤炭:发电

C.提纲:发言

D.地基:建筑

我先说一下,这个题目应该选 C.提纲:发言。

但很多人认为选 D.地基:建筑。

他们做错的原因就是又套用不具体的必要关系来解题。飞行必须要有航线,建筑必须要有地基,所以选 C。而种植的话可以无土栽培,发电可以水力发电,发言也可以现场发挥。

我再次强调一下,这个所谓的必要关系,就是一个普遍适用的、非具体的逻辑关系。几乎每一道类比推理的词组都可以套用这种逻辑关系来验证一下。

比如汽车:轮胎。汽车是不是必须要有轮胎?

比如彩笔:绘画。绘画是不是必须要彩笔?

每道题都这么思考,还能做对题吗?

这一题其实应该选 C。包含的具体的逻辑关系是:前者为后者提供指导。

最后说说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体现在哪里呢?就是速算方法和题目的匹配上。

参考书罗列了那么一大堆速算方法,但什么情况下用,还是要看具体题目。比如几乎所有公考培训老师都推崇的差分法——在比较两个较为接近的分数大小时常用的方法。在我看来,差分法很多时候并不好,明明两个数之间比较的事情,非要变成大分数小分数差分数三个数之间进行比较,属于没事找事。

其实做资料分析时,具体到每个题目,差分法根本就没有使用的必要,任意两个分数之间都可以直接比较。

比如我直接找真题中的数据:

236.71201.1 和 263.51310.5

这两个分数比较大小要不要用差分法?不用!心算就可以看出一个小于 15 一个大于 15,还比什么比?

有人说这两个分数其实不够接近,而且正好卡在了 15 的两端,所以才可以不用差分法。

对啊,这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们再看这个:

23.5201 和 24.1203

这两个分数够不够近?有没有卡在 19 两端?都没有吧。那是不是要用差分了?不用!大家都知道,如果分子分母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倍数,分数值不变。我们看这两个分数,分母从 201 到 203,就是分母增加了 1100,而分子从 23.5 到 24.1,明显增加了不止 1100。分子增加的幅度大于分母,所以分数变大。这个是我发明的膨胀法,比差分法好用得多。

有人可能觉得,这个膨胀法的思维过程好像有点点复杂啊。其实觉得复杂是因为不熟悉,这个思维过程对于熟悉的人来说是可以一瞬间完成的。我亲自试验过,因为我既熟悉膨胀法也熟悉差分法,同样的题目,我分别用两种方法来解,膨胀法要快得多,因为膨胀法不用动手计算,直接用眼睛看就行了。

以上就是行测对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力的考察。所以行测要考好,一定是大量做题,然后依托题目来总结方法。而不是倒过来。

刷多少题才够呢?起码 5-7 年内的真题要刷完。如果追求高分,可以参考下我是如何刷题的。

熊晨越:为了考公务员你们付出了多大努力?

.公号

关注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