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诸葛家族?
这可是实实在在的传奇家族。
别的家族把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选对了就一飞冲天,选错了就听天由命。诸葛家族却是聚散天涯,分别跟了三个老板,偏偏一个老板都没跟错。
别的家族是一点一滴的积累,一步一个脚印地攀升。诸葛家族却是在汉末三国各自白手起家,异军突起,甚至一度控制了整个蜀国(诸葛亮)、整个吴国(诸葛恪)以及魏国局部(诸葛诞)。
别的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风光时如烈火烹油,衰落时便树倒猢狲散。诸葛家族却是东边不亮西边亮,一个诸葛倒下了,另一个诸葛站起来。
秦朝末年,主公无能,内奸当道。陈胜率先跳反,其麾下有一首席名将葛婴,有勇有谋,用兵如神。陈胜未称王时,葛婴遇见楚国后裔襄疆,为求得正统,便拥襄疆为楚王。但随后便传来陈胜称王的消息,葛婴感到一臣不能事二主,杀掉襄疆,并随即返回陈县拜见陈胜报告这件事情,端的是光明磊落。陈胜却因此怀恨在心,过后找了一个借口将葛婴杀害。
西汉文帝时,文帝为追录葛婴反抗暴秦的功劳,赐封葛婴孙子为诸县侯,并世居于诸县。葛氏感念文帝的恩情,将「葛」姓与地名合并改称「诸葛」。诸葛这个姓氏自问世那天起便饱含着对汉室满满的忠诚和感激。
经过了一个世纪,在世风日下的汉元帝时期,诸葛家族出了一位大人物——诸葛丰,这是一位卓越的凤凰男,因为德才兼备而出人头地,一度做到司隶校尉(相当于国家安全局局长兼首都卫戍区司令,权力超过明代东厂、锦衣卫),然后迅速因为凤凰男普遍存在的不够圆滑的特点,得罪了权贵阶层被降职为城门校尉,失去了监察权的诸葛丰仍然死性不改,继续直言敢谏,终于触怒皇帝,被罢官之后老死于家中。
别人家出了一个大官往往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渐渐演变成世家大族,比如司马懿的高祖父司马钧,不过是一个在狱中自杀的常败将军,却因为做人圆滑交友广泛,子孙照样发达,终于发展成鼎鼎大名的河内司马氏。诸葛家族却因为诸葛丰的关系从两汉官场消失二百年。诸葛丰这老爷子得罪了多少人,得罪到什么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也许诸葛丰的子孙们吸取了他的教训,不再那么刚直,但也都继承了他宁折不弯的死心眼儿。
和平年代默默无闻,时代不行了就立马就爬起来似乎是诸葛家族的宿命。在兵连祸结、瘟疫横行、伸手不见五指的东汉末年,一个叫做诸葛珪的年轻人当上了泰山郡郡丞(相当于副市长),他的弟弟诸葛玄当上了荆州牧刘表的属官(主要负责向朝廷汇报工作),在官本位的时代蛰伏了两个世纪的诸葛家族,终于看到了一点崛起的苗头。可好景不长,正准备去洛阳出差的诸葛玄得到了兄长病故的噩耗,立刻请了长假,马不停蹄地前往徐州照料三个侄子(诸葛瑾、诸葛亮、诸葛均)和两个侄女(不是我不尊重女性,实在是史书上没有留下她们的名字),刚到徐州就赶上曹操前来攻城。诸葛玄赶忙带着五个孩子逃往扬州投奔和他关系不错的袁术,在兵荒马乱中,与诸葛瑾走散。
要说这诸葛玄可真不是一般人,不仅能带着一群孩子逃跑还能让眼高于顶狂妄自大把出身看的比什么都重的袁术对他青眼有加,立马任命他为豫章太守(相当于市长)。诸葛玄兴冲冲地跑去上任,心想着诸葛家族马上要在这乱世当中有一块自己的地盘儿了!可诸葛玄这个太守只是袁术封的,随他去上任的也只有家属,朝廷任命的太守借了点兵马分分钟就把诸葛玄赶跑了。诸葛玄只好又跑回荆州投靠他的老领导刘表。舟车劳顿加上大喜大悲使诸葛玄生了重病,按说是命不久矣了,但上天似乎一定要诸葛玄完成他的使命,偏巧他的私人医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神医,《伤寒杂病论》的作者张仲景!要是换一个大夫,他的身体能不能支撑到孩子们长大就很难说了。
在诸葛玄生命中的最后几年,他的主要成就是把两个侄女嫁入了荆州豪族蒯氏(刘表的铁杆心腹蒯良、蒯越的家族)和庞氏(庞统的家族),使诸葛家族进入了荆州的上流社会。在那个特别注重门当户对的时代,只是小康之家的诸葛玄竟然能做到这一步,只能说诸葛玄是一个有着超强人格魅力、使人无法拒绝的奇男子了,他的这种特质对从小跟着他长大的诸葛亮的影响想必是不容小觑的。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碾压东吴文臣、草船借箭抖机灵、借东风呼风唤雨、借关羽之手在华容道捉放曹、三气周瑜把周瑜挤兑得一命呜呼、七擒孟获一劳永逸、空城计震退司马懿,火烧上方谷惜败于天——以上事迹纯属虚构。那么诸葛亮的真实事迹有哪些?他为什么能够流芳千古?罗贯中为什么如此偏爱诸葛亮?
1.三顾茅庐
诸葛玄去世后,诸葛亮、诸葛均兄弟在卧龙岗隐居。虽然诸葛亮后来总忆苦思甜说自己年轻时躬耕于南阳,可从他整天不是走亲访友侃大山、就是看书睡大觉顺便搞搞发明创造的生活状态来看,他不可能是一个农民,而是一个有钱有闲的小地主。
身高一米八五,仪表堂堂、风流俊雅、有很多阔亲戚又志存高远、才华横溢的高富帅诸葛亮轻易得到了荆州最高军政长官刘表的连襟,名士黄承彦的垂青,把头发黄、皮肤黑但智商很高的女儿嫁给了他。从此诸葛家族与荆州五大家族刘、蔡、黄、蒯、庞、都成了亲戚。诸葛亮虽然只是一个无职无权的小地主,却可以自由出入于荆州的顶层社会、地位超然。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诸葛亮的婚姻是一次政治联姻,但他主要靠的还是他的人格魅力,证据是他的弟弟诸葛均从出身上看和他完全一样,却没能讨到豪门大族出身的老婆。
小时候读三国读到三顾茅庐,不禁替诸葛亮担心,要是刘备不来他可咋办?后来知道了诸葛亮的人际关系网才明白,只要诸葛亮愿意,就能让全荆州握有话语权的人在任何人面前给自己美言。表面上刘备是主动来的,其实是诸葛亮做了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聘请军师哪家强?荆州卧龙诸葛亮!凭借广泛的人际关系,刘备每次动身他都能得到消息,拿捏好分寸,事不过三,嗯。
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是,刘备第三次来找诸葛亮时,诸葛亮是真睡还是装睡?
真睡,醒来轻松进入角色,突出高人风范,刘备也发现是真睡,不免更加佩服气魄不俗。
装睡,两人都知道装睡是为了试探,各自秀得飞起,一个仿佛高僧入定,一个定得不能再定。完了双方都觉得对方是个角色,不容小觑。
真睡醒了装睡,好家伙,刘备心中想到,是个有本事的人,这么不把我放在眼里,必须搞到手。诸葛亮则想到,好家伙,脸皮够厚,城府也深,是个有前途的人。
假睡成了真睡,刘备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特么的居然真睡着了!真睡着了啊!!我演给谁看啊!忍住,忍住,一定是我心中还有杂念……
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战略——联合孙权对抗曹操,占住荆州吞并益州,等曹家内乱从荆州和益州两路出兵,则大业必成。虽然这个战略忽略了孙权的野心,把盟友假想成了无条件配合的乖宝宝,引发了后来的悲剧,但对刘备集团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策略了。颠沛流离十几年,一直是走一步算一步的刘备从这个 26 岁的年轻人身上看到了希望,使出浑身解数邀请其实早就想跟他走的诸葛亮出山,对他亲密得连关羽张飞都吃醋了。刘备说,我得到诸葛亮就像鱼儿得到了水啊,你俩都给我消停点。刘备舍得下血本,诸葛亮也是真够意思,刘表刚死,他就劝刘备趁乱占了荆州,全然不顾与他沾亲带故并且恩重如山的刘表的立场。反倒是刘备要坚持立牌坊,不肯趁人之危。此时的诸葛亮还太嫩,这么迫切地表忠心,我们可以理解为他这是公而忘私,不顾小家顾大家,但刘备怎么想就不好说了,从刘备对他不如后来对庞统、法正那样信任来看,刘备多多少少是有些介怀的。
2.过江作说
曹操如马蜂般占领荆州,刘备又一次如蟑螂般逃跑,投奔如蝴蝶般闪躲的孙权。
诸葛亮赶紧渡江游说孙权,其实即使没有诸葛亮,鲁肃也会让孙权坚定抵抗曹操的决心,因为员工投降了还可以继续打工,老板投降了就没什么指望了。诸葛亮要做的是要确立孙刘两家平等的盟友关系,让刘备集团避免变成东吴的附庸。诸葛亮先用二分法给孙权两个选择:
让曹操去死,揍丫的。
赶紧爬过去抱曹操大腿,屈膝投降。
孙权很生气,问刘备怎么不投降?诸葛亮就抬高刘备身价,说刘备是汉室宗亲有气节,虽然屡败屡战,但绝不投降。又指出曹操部下是北方人水土不服不会水战啦,人数虽然多但是肯卖命的没多少啦,跑了这么远的路将士们都很疲惫啦,最后亮底牌,我们手上还有两万人哦哈哈哈哈没想到吧。由于孙权也只能拿出三万人,和刘备实力相当,双方顺利结盟。
谈妥了结盟的事儿,诸葛亮就回到了刘备处,之后火烧赤壁、曹操败退就没诸葛亮什么事儿了,击败曹操的功劳应该主要记在周瑜头上。
3.足食足兵
赤壁之战过后,刘备集团占领了荆襄九郡中的四郡,诸葛亮出任军师中郎将,负责调整税赋,充实军用物资,也就是一手挣钱,一手花钱,这份工作虽然是个肥差但特别容易得罪人也容易授人以柄,做起来容易,做好很难。好在诸葛亮和只会创业不会守业的刘备正相反,他很难打下一块地盘,给他一块地盘他却能治理得井井有条,让上上下下都满意,要问有什么诀窍?
公平。
公平。
还是公平。
刘备在荆州发展,诸葛亮负责看家,刘备攻取蜀地,诸葛亮继续负责看家。后来刘备那边人手不够,诸葛亮去帮忙,荆州交给了关羽。在攻打蜀地的战役中,主要是庞统、法正出谋划策。
攻蜀前后,庞统战死,法正病亡,诸葛亮又一次成为了刘备唯一的军师,他还继续干他做行政搞后勤的老本行。他守备成都,在背后支持刘备取得了定军山大捷,夺取了汉中。很多人以为刘备和诸葛亮的组合是刘备给牌,诸葛亮尽情发挥,其实史实刚好相反,刘备奋战在一线,诸葛亮在二线做幕后英雄。
刘备集团进入鼎盛时期以后,刘关张三人开始了自我膨胀。关羽发动襄樊战争、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结果被东吴从背后捅了一刀,荆州军覆灭,关羽败走麦城。紧接着曹操病亡、曹丕篡汉、刘备称帝,诸葛亮无可置疑地被任命为蜀汉丞相,却无力阻止刘备、张飞为关羽复仇,叹曰:「如果法正还在,一定能够说服主上」。
不听诸葛亮劝谏的结果是张飞被部下暗杀,刘备被陆逊火烧连营,刘关张辛辛苦苦二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悔青了肠子的刘备终于明白诸葛亮是对的,临终前授权他成为蜀国实际上的统治者。
可以说,三顾茅庐之后,白帝托孤以前,诸葛亮的工作就像是汉代的萧何、明代的李善长,主要是搞后勤,重要归重要,但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4.政通人和 南征北战
诸葛亮掌握了蜀国的军政大权,此时的蜀国刚刚经历过关羽和刘备的两次大败,永久地失去了荆州,文臣武将凋零、元气大伤,内有南蛮叛乱,外有魏吴两国虎视眈眈,怎么看都是亡国前夜了,且看诸葛亮如何逆转乾坤:
42 岁,派人与东吴修好。得势的时候,喊打喊杀,要人家国破家亡,现在落难了想和人家和好,哪是那么容易?好在孙权不像刘备那么重感情,他很实际,一边对魏国称臣,一边同蜀国结盟,这意思摆明了要让魏蜀继续死磕,他坐观成败。
43 岁,专心整理内政。由于他生活简朴,手下也就不敢奢侈。他赏罚严明,大伙儿自然不敢乱来,干起活儿来还浑身是劲儿。其实搞行政的要点无非是一个公平,但人总有亲疏远近,在野的时候啥也不干,挑别人毛病容易,执政以后还能做到公则生明却是太难太难。诸葛亮没有培养家族势力,一碗水端平,他的弟弟诸葛均在卧龙岗看家看了九年了很是不容易,诸葛亮虽然给弟弟安排了工作但终诸葛均一生也只做到长水校尉,连个杂号将军都没混上。由于诸葛亮的严于律己,以李严为首的反对派完全抓不到把柄,蜀国实现了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诸葛亮治蜀,最难得的是维持了一套优良的人事管理制度。汉末三国的时代,世家子弟可以坐享其成,寒门子弟难有出头之日,看魏国,曹操生前还可以平衡世家和寒门的关系,曹丕为了得到世家大族的支持,采取九品中正制,造成豪门世家逐渐尾大不掉。东吴那边打从一开始就有点联邦制的意思,几个大家族把持了东吴政权的关键职位,连孙权的权力都要受到牵制,寒门子弟更是难以出头。唯有蜀汉在诸葛亮的治理下,高干子弟只是享受荣誉和福利待遇,掌握实际权力的文官武将,都是凭真本事。
44 岁,亲入不毛,采取参军马谡的建议,以攻心为主,平定南中地区所有叛乱(回师途中创造性地发明了包子这一食品并流传至今)。以南中的丰富资源为国家提供军用,充实国库,同时训练士兵,准备北伐。
46 岁,上《出师表》,表明心迹,交代工作,屯兵汉中,磨刀霍霍向曹魏。
47 岁,趁魏国将战略重点放在吴国,魏蜀边境空虚,挥师北伐。派赵云故布疑兵出斜谷吸引曹真主力,他本人亲自率军出祁山,兵锋直至长安。毫无准备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望风而降,还意外收获了后备干部姜维。此战中,诸葛亮唯一一次动了点私心,派内定的接班人马谡镇守战略要地街亭,不论是马谡坑了诸葛还是王平费祎联手坑了马谡,都无法改变街亭失守的事实,于是形势便急转直下,诸葛亮只好放弃三郡匆匆撤兵。兵法有云:善败者不亡。诸葛亮就是一位善败者,他的一个神奇之处在于,无论形势如何严峻,有他在都能全身而退,谁敢来追击,那就是来送死。
此战过后,曹魏对蜀国采取「据守要塞,大力恢复魏国实力的防守反击战略」。诸葛亮意识到,如果让曹魏有时间发展国力,那么蜀魏两国之间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一旦等到曹魏国力强大,蜀国只能坐以待毙。只有出蜀,占领雍州、凉州,一来可以获得秦川骏马,组织骑兵、二来作战之时有迂回空间,发动大规模作战。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对于蜀国来说,山峻之险无疑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可是这有相对性,别人攻不进来,但你也杀不出去!用一句话来形容蜀地:「天下大乱,胜天堂、天下一统,死牢房」。天下大乱,占据蜀地。可以发展自己的经济,扩充自己的军队,伺机而动。但是天下将要一统,那么蜀地绝对是一个死牢房,因为你自己打不出去。而且崇山峻岭不适合大规模作战。不能大规模作战,别人伤不了你,你也伤不了别人。两军只有僵持,但是你的后方绝对会被活活拖死。最终结局是无兵源、无财力、无民心只有投降一条路可以走了。
所以诸葛亮年初刚走,年尾就又打过来了,此次的兵锋指向了陈仓。偏偏驻扎在陈仓的魏国守将郝昭早有准备,导致第二次北伐成了诸葛亮一生中最糟心的一战:
诸葛亮派郝昭同乡多次游说郝昭投降,郝昭严词拒绝。
诸葛亮用云梯、冲车攻城,郝昭用火箭射云梯,用磨盘砸冲车。
诸葛亮用井阑(一种很高的带有轮子的箭楼)在城外居高临下向城中射箭以掩护工兵将护城河填平,直接攀城。郝昭却在城墙里又修了一堵简易的内墙档箭,令井阑失效。
诸葛亮挖地道,想突袭城中,郝昭又在城内挖下横壕沟,挡下地道……
就这样双方你来我往,激战二十余日未有胜负。蜀军粮草不继,又闻讯魏援军快到,只好退军。看起来郝昭好像是和诸葛亮打了个平手,然而诸葛亮只是有些郁闷,回师途中还顺手斩杀了不知死活前来追击的魏将王双,也算出了口闷气。而郝昭却是心力交瘁,兵马折损过半,连城里棺材都挖出来当木板使光光了。年仅三十八岁的郝昭,经此一战油尽灯枯,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48 岁,诸葛亮第三次北伐,占据武都、阴平二郡,由于粮草用尽,诸葛亮见好就收。这一次终于从魏国身上咬下一块肉来,对上对下总算有了交代。
49 岁,抵抗曹真的伐蜀大军。其实曹真也是一名不错的统帅,不是《三国演义》里刻画的那样的草包。但要让他在崇山峻岭间打败不世出的奇才诸葛亮就太难为他了,何况就连老天爷也来捣乱,连续下了一个月的大雨,魏军还没遇上一个蜀军就在山里摔死了一大片。曹真想,那就班师回朝吧,全当野外拉练了。可诸葛亮岂是好惹的?曹真还在回家的路上,魏国的南安郡就遭到了蜀军的偷袭,魏军竭力抵抗,照样惨败。
曹真回国,等待他的是众人敢怒不敢言而敢鄙视的目光。曹真一世英名毁于一旦,羞愧难当,加上旅途劳顿,一命呜呼。曹真之死对诸葛亮来说很难说是一个好消息还是一个坏消息,因为曹真的死使他的对手换成了生平最大宿敌——司马懿。
50 岁,诸葛亮二出祁山,第四次北伐。这是他与司马懿的首次交锋,这一年,司马懿 52 岁,刚刚成为魏国最高军事长官,他的任务,是救援祁山的魏军。
诸葛亮围困祁山其实只是做做样子。
自从二次北伐受挫于陈仓后他就基本放弃了攻城战术,转而打起了围城打援的主意。但是诸葛亮必须先解决自己的短板儿——缺粮,从蜀地翻山越岭送粮食太困难,每次大军出发带出来的粮吃光了,就难以为继。这一次诸葛亮要就食于敌,他留下小股兵马攻打祁山,自己率领主力部队去祁山东北的上邽割魏国的麦子吃。
诸葛亮自西向东,司马懿自东向西,却擦肩而过,当然这是诸葛亮有意躲开司马懿,吃饭要紧嘛。等到司马懿得到消息回师,蜀军已经开展了好一阵子的割麦子大赛。眼睁睁看着粮食被糟蹋的魏军,以老将张颌为首,纷纷请战。司马懿统统拒绝,安营扎寨,坚守不战,同时派轻骑兵骚扰,让蜀军的割麦子大赛没能圆满成功。诸葛亮亲自查看司马懿的大营,感到进攻没有把握,便派出士兵叫骂,引司马懿先动手,自己打防守反击。再看司马懿,不管蜀军怎么骂,手下怎么请战就是不动手!
诸葛亮无奈,佯装撤退,引诱司马懿来攻。司马懿率军跟进,却始终保持一定距离,蜀军一停下来,魏军就防守,绝不主动出击。诸葛亮心里有些没底,占领了卤城心里才踏实,司马懿更不会傻到去攻城。就这样,两位绝世高手谁也不肯先出招,司马懿的如意算盘是先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和诸葛亮拼消耗,拼后勤,把诸葛亮逼走就是大功一件。但是司马懿左等右等,诸葛亮就是不走,按说上邽割的麦子早该吃完了啊?他哪里能想到发明家诸葛亮已经推出了高科技装备——木牛流马,缓解了后勤运输的问题。
眼看拖延的时间大大超过预期,就算司马懿沉得住气,张颌等将军却是再也忍受不了了,眼看再憋下去威信就要崩溃,司马懿只好先出手,果然被诸葛亮痛扁一顿,成就了诸葛亮历次北伐中斩获最大的一战。
从此,司马懿打定了主意,再也不和诸葛亮正面交锋了。可魏国五子良将中硕果仅存的老将军张颌依然愤愤不平。
诸葛亮回师途中,终于射杀了魏军最后一个不怕他,敢来追杀的张颌。威风是很威风了,却也因为威名太大导致终其一生,魏军都成了缩头乌龟,再也没人敢主动挑战他,使得他在之后对魏国的作战中越来越难占到便宜了。
51-52 岁,为了彻底解决限制他发挥的粮食问题,诸葛亮花了两年来修栈道,屯粮食。
53 岁,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为此他足足囤了两年的粮食,并且联络孙权一起出兵,毕其功于一役,要和司马懿一决雌雄,领军十万进驻五丈原。
平心而论,司马懿的能力是比不上诸葛亮的,但司马懿手下有一个驻守西北十余年的副手郭淮,诸葛亮却只能事必躬亲,鞠躬尽瘁,唯一能替他出主意的参军马谡早已不在了。于是战争从一开始就向以逸待劳的魏军倾斜,郭淮凭借对魏蜀边界军事地理的无比熟悉,指出诸葛亮一定会占据北原这块地方,与五丈原成掎角之势。司马懿采纳了他的意见,仗着魏军骑兵多,先蜀军一部抵达北原,修筑防御工事。很快,魏军就在郭淮的感召下拼死击退了紧随而至的蜀军。诸葛亮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声东击西,司马懿险些上当,但又被郭淮阻止。
诸葛亮继续出招,做出屯田长驻的架势,这一招使司马懿有些坐不住了,但司马懿终究是司马懿,经过仔细计算,明白了这块高地上的小平原压根种不出多少粮食,无法供养蜀汉大军,你喜欢种地就种吧,我继续防守,看你能把我怎么着?
这时的诸葛亮,已经重病缠身。十几年的鞠躬尽瘁,压垮了他的身体,眼看诸多计谋无济于事,这个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迟暮丞相不惜使出有些下三滥的招数——给司马懿送去了女人的衣服,以当时最大的侮辱,逼司马懿出战。这一招,虽然不够光明磊落,但非常厉害,司马懿如果出战就正中下怀,如果不出战就威信扫地。
可司马懿是什么人?那是厚黑学的鼻祖!他一边喊打喊杀,一边赶紧派人去洛阳,要曹睿下一道圣旨:决不允许出战,严格贯彻先前的防御战略,胆敢再请战者,军法从事!
连风度都不要了才使出的毒计,依然无法奏效。53 岁的诸葛亮,终于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他强支病体,最后一次巡视军营,看着在风中兀自飘荡的「克复中原」的大旗,心中无限苍凉。木牛流马、诸葛连弩、孔明灯,这些他亲手研制的器械,将不再为他所用。秋风袭来,彻骨生寒,诸葛亮仰天长叹:亮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在指定了蒋琬、费祎作为接班人后,诸葛亮溘然长逝。蜀军撤退,司马懿放胆追击。蜀军依照诸葛亮遗计做出反攻态势,司马懿大惊,以为中了诸葛亮的诈死之计,仓皇逃跑。从此以后,千年以降,有华人的地方,都流传着死诸葛惊走了生仲达的传说。
诸葛亮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是催人奋进的一生。他始终代表着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代表着蜀国的光荣与梦想。
对他来说,皇位唾手可得,但他选择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生长在官宦家庭,又少年得志,对于劳动人民谈不上多少感情,但他爱民如子,安抚百姓。
对待李严这样的政敌,他坚持走司法程序,仅仅把他免官为民,并且继续任用李严的儿子。如果看看魏、吴两国的权力斗争,动不动就剜眼、剥皮、满门抄斩、夷灭三族,就能对比出诸葛亮的管理是多么的人性化。
对待外敌,诸葛亮领兵从不烧杀掳掠,只消灭敌方军队,与百姓秋毫无犯。在国力、兵力、运输能力都远远不及魏国的情况下,在粮草难以为继的困境中,却能与「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的司马懿、曹真、张郃等当世之名将在相斗之中屡占上风。不仅如此,诸葛亮「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却能够在敌国境内,来去自如、想攻就攻、想退就退。以蜀军徒步之士卒让曹魏飞驰之铁骑闻风丧胆!
面对历史车轮的无情碾压,诸葛亮凭借超卓的个人能力将蜀汉国祚延长了四十年,并且经济上富强、军事上主动、外交上平等,最终天不假年,没能逆转乾坤。好在不以成败论英雄、不崇拜强者,只崇拜仁义的中国人一直,并将永远赞颂他、爱戴他、怀念他。诚然他的事业以失败告终,但却赢在了后人心中,川民为他戴孝达千年之久,各地的武侯祠至今香火不绝,这一切,不仅仅是因为他是智慧的化身,更多的是因为这个人,集公、忠、廉、能于一身、又兼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他,有着真正伟大的人格。
诸葛亮 46 岁那一年,终于有了一个儿子,取名诸葛瞻。
诸葛亮去世那一年,写信给哥哥诸葛瑾,说诸葛瞻已经八岁(虚岁),十分聪明可爱,只是怕他过早成熟,将来成不了大器。诸葛亮病故,诸葛瞻继承武乡侯爵位。
17 岁,诸葛瞻迎娶了刘禅的女儿,被授为骑都尉。
18 岁,诸葛瞻出任左羽林中郎将,掌管禁军,挂侍中头衔,相当于蜀汉政府秘书长。因为蜀汉官民都怀念诸葛亮,诸葛瞻又精通书法绘画,记忆力强,才思敏捷,因而很受欢迎。每当朝廷颁布一项好的政令,尽管不是诸葛瞻建议倡导,百姓们都会互相转告说:「这都是诸葛武乡侯的的主意!」。诸葛瞻的美名受到了过分的渲染,有些名过其实。
18-33 岁,诸葛瞻在没有任何作为的情况下,步步高升,官至尚书左仆射、军师中郎将。相当于副宰相兼总参谋长。
34 岁,诸葛瞻执掌尚书台,统领国事。但当时刘禅宠信的宦官黄皓只手遮天,朝中大臣都不敢招惹,诸葛瞻也装聋作哑,所谓统领国事,徒有虚名而已。
35 岁,姜维战败而回,诸葛瞻指责姜维好战无功,致使国内疲敝,上表给刘禅,要求罢免姜维的兵权,没有成功。
36 岁,魏国征西将军邓艾甘冒奇险,率领军队从山地翻滚而下,绕开蜀国守军,攻入蜀汉腹地。诸葛瞻带领张飞的孙子等开国元勋子孙前往抵抗。临阵犹豫不决,错失先机,未能占领战略要地,致使邓艾长驱直入进入平原击败先头部队。诸葛瞻退守绵竹。邓艾遣使送信诱降诸葛瞻:「你如果愿意投降,我一定上表封你为琅邪王(琅琊是诸葛家族的故乡)。」诸葛瞻受此刺激,大怒,诸葛亮的血液在他的身体中复苏,斩杀邓艾使者,率军出战。
战前,诸葛瞻悲愤地说道:「我于内不能除去黄皓,于外不能制衡姜维,进军又不能守护国土,我有三罪,还有什么脸回去啊?!」于是诸葛瞻在绵竹摆好阵势等待邓艾,邓艾派兵左右包抄,结果两路人马都被诸葛瞻打败退回,报告说:「敌人太厉害了!」邓艾大怒说:「我们到了人家家门口了,打不赢就都得死!」于是两路人马拼死奋战,击败蜀军,诸葛瞻战死。
诸葛瞻长子诸葛尚听说兵败后,叹息说:「我们父子受了国家那么多的恩惠,而没有提早斩除黄皓,以致惨败,还有什么面目活下去呢?!」于是也冲入阵内战死。
蜀汉灭亡后,诸葛瞻的次子诸葛京搬到了河东,初任郿县县令,官至江州刺史。
诸葛瞻的一生很奇特,很光鲜亮丽,又充满悲剧,也很少有人去谈论他。他是诸葛亮唯一的亲生儿子,但因为年纪还小,诸葛亮没有教过他兵法而是全部传授给了姜维,诸葛亮留给他的智慧,只有短短的一封被称之为《诫子书》的信,信中说:
儿子啊,爹跟你说啊,要想做有节操的君子啊,要通过清心寡欲来提高自己的修养,以勤俭节约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干啥,不排除外来干扰就没法达到远大的目标。学习,要专心致志,想要有才干就要学习。你不学习就锻炼不出能力,没有志向就学了也白学。吊儿郎当的就会精神萎靡,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整天做自己想做的事儿不做自己该做的事儿,以后就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等到混成了窝囊废再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哪里还来得及啊?
诸葛亮阅尽沧桑,临终前总结了自己一生的经验,传给儿子,说来说去就是四个字——好好学习。要是看了这封信就能成才,全中国人民都成才了!
幼小的诸葛瞻作为诸葛亮唯一的儿子,承担了巨大的压力。表面上看,他什么都不干就能迎娶白富美,出任 CEO,真是人生的赢家。但是他一定会问一个问题:我的人生到底有什么价值?
蜀国人给予诸葛瞻的是荣誉也仅仅是荣誉,谁也没想过让诸葛瞻去子承父业,毕竟就连他老爹以及他老爹的亲传弟子姜维都完成不了克复中原的伟业,这个官二代,用来装装门面就好。诸葛瞻能做的也就只有搞搞他的书画创作,做一名文艺青年了。
所以诸葛瞻忌恨姜维,他夺走了属于他的父爱和家传绝学,这份恨意,至死都没有化解。这份恨意,谁又有资格去指责?
至于没能收拾黄皓,史官常璩(《华阳国志》的作者)曾经向西蜀长老考证,听说陈寿曾经在诸葛瞻手下任职时受辱,所以诬陷诸葛瞻,把不能阻止黄皓的过失归咎于诸葛瞻身上。
至于蜀汉灭亡,更是不能把责任推到诸葛瞻的身上,一个从来没上过战场,一直养尊处优当摆设的文艺青年,突然让他承担起保家卫国的重任,去做一名士兵,并不过分,但要他当总司令,率领一群官二代、官三代去指挥战役,这就是把人家往死里逼了。凭什么这么挤兑人啊?就凭他是诸葛亮的儿子?那蜀汉还是刘备家的呢?刘备的儿子、孙子怎么不去?
好在诸葛瞻求仁得仁,以壮烈的死亡洗刷了污名,得到了敌人的尊重和比较公正的评价:
诸葛亮在蜀,尽其心力,其子瞻临难而死义,天下之善一也!——晋武帝司马炎
诸葛瑾的一生,没有办成过一件事儿,却步步高升,善始善终。他的故事没有什么精彩,却极为耐人寻味。
乍一看,诸葛瑾除了是诸葛亮的哥哥什么都不是,再一看,他的另类、他的反常识,是那么的无与伦比、登峰造极。
研读诸葛瑾,不仅可以刷新我们对三国历史的认识,甚至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刷新我们的历史观、人生观。
1.无为
26 岁那一年,诸葛瑾在逃避战乱时与家人走散,孑然一身来到江东,遇到了孙权的姐夫弘咨。弘咨对诸葛瑾的才学感到惊奇,向小舅子强烈推荐。此时刚刚执掌江东的孙权正值用人之际,把诸葛瑾留作门客,先让他做长史(秘书长),后让他做中司马(参谋长)。
孙权的姐夫弘咨在史书上留下的唯一印迹就是推荐了诸葛瑾,似乎他这一辈子就只推荐了诸葛瑾一个人。当时的诸葛瑾,是一个无背景、无财产、无工作经验的难民,不可能凭关系、凭贿赂,可要说他凭才学吧,也没见他谈什么天下大势,提出什么合理化建议,可弘咨一见就他就惊为天人,孙权一见他就把他当成宝贝,留在身边委以重任。诸葛瑾的不同凡响之处刚刚开始,他这一生处处都透着神奇。
从 26 岁参加工作到 41 岁,诸葛瑾所任职的江东集团经历了赤壁之战、南征交州、合肥之战、濡须口之战、孙刘联姻等一系列大事,可以说是捷报频传、连战连胜、花团锦簇、皆大欢喜,可在这十五年里,他竟然没过出一个载入史册的主意,没有领导过一次战斗,甚至连一次外交任务都没有,可以说江东集团上上下下你方唱罢我登场,唯有诸葛瑾连龙套都没跑过。
41 岁,为了庆祝刘备占领了蜀地,同时也是为了催促刘备赶紧把从东吴借去的荆州还回来,诸葛瑾终于亮相,出使成都。由于谈判期间,他与阔别多年的弟弟诸葛亮只在公开场合谈公事,私下从不见面,兄弟二人公私分明、公而忘私的风格传为美谈。但要说这次谈判有什么成果,这个真没有。地盘儿当然不是那么容易要回来的,但是作为又占理、又有实力的一方派出的代表却连一丁点好处都没找回来,怎么说都是有辱使命了吧,可诸葛瑾回去以后竟然没有受到领导、同事的一句指责,这工作可真是好干啊。
45 岁,跟随吕蒙一起讨伐关羽,夺回了荆州。这次诸葛瑾真的只是跟着去,还是没有什么作为,但是这么大的功劳,来者有份儿,就这么白捡了宣城侯的爵位(诸葛亮可是在刘备死后才被刘禅封为武乡侯)。同时,为江东集团立下不世之奇功的吕蒙得到了南郡太守、驻守公安的职务(相当于分给他一块地盘儿以彰其功),谁能想到吕蒙刚上任就去世,诸葛瑾就这么不费吹灰之力地接替了吕蒙的职务,坐享其成。
47 岁,听说刘备要倾蜀国之力讨伐东吴,孙权想要求和。诸葛瑾给刘备写信说:「老刘啊,我们不就是夺回了荆州,杀了关羽吗?你就非觉得跟我们是深仇大恨,不肯和我们讲和,真是小人之心啊。我都替你琢磨过了,你听我的,不要听你身边那些将军的。我问你啊,是关羽重要还是汉献帝重要?你是要荆州还是要天下?我们只不过杀了关羽,曹魏可是废了汉献帝啊、两家都和你有仇,你应该先跟谁报仇?您动脑子想想,这不明摆着的事儿吗?」
试问这是劝和还是挑衅?理虽不粗,话也太粗了吧?就算刘备原本还有点儿犹豫,看完这封信也要立马杀过来了。不禁怀疑诸葛瑾这些话是说给刘备劝和的还是说给孙权表忠心的。
当时有人跟孙权告状说诸葛瑾这时候联系刘备是要卖国求荣。孙权说:「诸葛瑾绝不会做对不起我的事,就像我绝不会做对不起诸葛瑾的事一样。」告状的人也是真傻,怪不得在史书上连名字都没留下,也不想想诸葛瑾给刘备写信敢背着孙权吗?这样的一封信过去,诸葛瑾等于是自绝于蜀国了。
48 岁,孙权称王。诸葛瑾被提拔为左将军、督公安,假节,封宛陵侯。刚升官就赶上曹丕伐吴,总体上来说这一仗是吴国赢了,但具体到诸葛瑾这儿却是打了个败仗,但他照样没有遭到任何处罚,没有受到一句批评。
52 岁,诸葛瑾和孙权分兵两路攻打魏国重镇襄阳,两路都战败。这次诸葛瑾没有受到处罚倒也正常,可他居然还升官了,从左将军升为骠骑将军(张飞在蜀国的职务也就不过如此,人比人得死啊)。
55 岁,孙权称帝,诸葛瑾被封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需要注意的是,天下十三州中的豫州并不在吴国手里,那是魏国的地盘,与吴国接壤。给诸葛瑾这个职务的潜台词是,老哥,好好干,打下这块地盘都给你!
62 岁,孙权再次北征魏国,派陆逊和诸葛瑾去打襄阳。陆逊派他的一个叫做韩扁的亲戚怀揣奏疏上报朝廷,返回途中,被魏军抓获。诸葛瑾听后,十分恐慌,写信给陆逊说:「皇上亲自带领的人马都回去了,就剩下咱们了,敌人抓了韩扁,我们的虚实敌人都知道了。而且现在河水也快干了,趁着船还没搁浅,咱们赶紧撤吧!陆逊没回信,催促手下去种蔬菜、而他自己就和众将领下棋、玩游戏。诸葛瑾知道后说:「陆逊足智多谋,他这样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于是亲自来见陆逊。陆逊告诉他:「敌人知道皇上已经回去了,肯定专心对付咱们。现在敌人知道了虚实,我们更要镇定自如,稳住部队,然后再巧施计谋,退出此地。如果今天就让敌人看出来我们要走,敌人就知道我们害怕了,肯定来追杀,那我们可就完了。」
最后,出于陆逊的安排,由诸葛瑾在船队里坐镇(这个坐镇我可以理解为老老实实坐着吗?),陆逊率领全部兵马向襄阳进发。敌人震慑于陆逊的威名,立即退回城中。诸葛瑾便引船而出(他要做的就是下一道开船的命令),陆逊慢慢整顿好队伍,大张旗鼓地走上船。敌人不知究竟,反而不敢追击,于是全军安然退出。
这就是 62 岁的诸葛瑾的表现,出了事儿他的表现是惊慌,有了主心骨,他就负责安坐,唯一值得称道的是听人劝吃饱饭,让干什么干什么。对比两年前去世的弟弟诸葛亮,不知道诸葛瑾是否感到汗颜呢?
68 岁,孙权兵分四路伐魏,诸葛瑾和长子诸葛恪各率领其中的一路。魏国派出司马懿,将四路吴军全部击败。
这一年,诸葛瑾去世,临终嘱咐办丧事不要多花钱。他的一生就这么结束了。
结束了?
当然没有。
下面我要介绍的是另一个诸葛瑾,一个无为而无不为的诸葛瑾。
2.无为而无不为
诸葛瑾参加工作 42 年,要么不做事,要么不成事,在不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平凡的业绩、他是汉末三国失败次数最多记录的保持者。可同样是作为臣子,他从领导那里得到的信任却比他那个天纵英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弟弟还要多!这说明孙权很有爱吗?恰恰相反,孙权是一个刻薄寡恩的君主,他的哥哥孙策替他打下了江山,他称帝之后却只追封孙策为王,连个名誉性的皇帝之名都不舍得给。他拿自己的妹妹作为政治筹码造成妹妹一生的不幸也从未见她对妹妹有所补偿。对待自己的儿子,他废了太子孙和、赐死了鲁王孙霸。对东吴四大功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孙权也没有重用他们的后人,却对诸葛瑾悉心关照、对诸葛恪疼爱有加。临终前更是全权委任诸葛恪做顾命大臣。可以说,孙权这辈子对诸葛瑾的好,超过了对其他所有人的总和!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诸葛瑾同孙权无论谈话、劝谏,从不直说,只是稍微表示出自己的倾向,大略道出自己的意图,点到为止。如果孙权有一点点不爱听的苗头,他就放弃正在进行的内容而转向其他的话题,渐渐地再借其他事情从头开始,以对同类事情的看法求得孙权的赞同,于是孙权的思想也往往得到开通。
吴郡太守朱治,在孙权除了是孙策的弟弟什么都不是的时候推荐他出来做官,孙权平时对他很敬重,即使有不满意的地方也不好开口说他,心里感到十分憋屈。诸葛瑾揣摩到了领导的意图,又不敢公开明白地说出口,他就写了个剧本,内容是孙权怎么训斥朱治,朱治被训斥的心服口服。孙权看后很高兴,笑着说:「我心里的疙瘩都让你给解开了啊。孔子的弟子颜回能协调好别人的关系,让大家更亲近,你就和颜回一样了不起。
孙权手下的校尉殷模,惹孙权不痛快了,孙权打算整死他。很多大臣为殷模求情,孙权更加愤怒,与求情的大臣们反复论争,只有诸葛瑾一声不吭。孙权问他怎么不说话,诸葛瑾说:「我和殷模一样是逃难来到江东,都是要啥没啥的穷光蛋,全靠陛下您的恩情才有了今天。我们不能互相监督,互相敦促,以报答您万分之一的恩德,致使殷模辜负圣上的恩惠,犯下罪过。我认罪还来不及啊,实在不敢说什么。」孙权听后很伤感,说:「我特地看在你的面子上赦免他。
虞翻因为狂放直率而被流放,只有诸葛瑾多次替他说情。虞翻在给亲友的信中说:「诸葛瑾真是个厚道人啊,多亏他为我仗义执言,为我保全名分,无奈我得罪的人太多,惹怒陛下次数太多,深为陛下所厌恶,解救是没有什么希望了。」
吕壹是孙权提拔起来的特务头子,简单地说他就是一条见谁咬谁的疯狗。太子孙登和孙权说过很多次这个人不行,孙权都不听。可就是这样一条疯狗,也从来不咬诸葛瑾。吕壹被处死以后,孙权唯一一次责备诸葛瑾,说:咱们什么关系啊,我用错了人,你应该指出来的。
综合来看诸葛瑾一生的言行,他的可贵之处至少有三:
第一,在具体事务上,诸葛瑾虽然不做事儿、不成事儿、可是从不挑(第三声)事儿。肯做事,能成事固然好,但最重要的是绝对不能挑事儿。一个人如果做成了事情,得到的回报少了,会有怨气,得到的回报多了,会有傲气。怨气和傲气都会使人想要挑事儿,而不做事儿不成事儿不挑事儿的人无功受禄,最是心怀感激。理论上,没有功劳的人自然没有资本挑事儿,但在实际中,不管有没有功劳,人都是很难克制挑事儿的冲动的。
第二,诸葛瑾揣摩领导意图,动机上是出于对孙权的无限感激,再加上他委婉的表达,要真心有真心,要方法有方法,他达到了拍马屁的最高境界——发自内心地去关心一个人,说出他最想听的话。于是才有了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结果。如果非要为他和孙权的关系找一个相似的例子,那就是哆啦 A 梦与野比大雄的关系了……哆啦 A 梦没有给大雄带来多少实质性的帮助,他的意义在于陪伴。在孙权的心中,诸葛瑾不是他的手下,而是他的朋友,唯一的、贴心的朋友。能为他建功立业、打江山的人很多,诸葛瑾却是绝无仅有的、无可取代的。别人给他的都是身外之物,只有诸葛瑾能够关心、安慰他内心的感受,让他舒心。这个朋友,从他 18 岁执掌江东就一直陪伴着他,长达 42 年的陪伴,却没有一次惹他不高兴过…
第三,与领导关系铁到这个份儿上的人寥寥无几,即使有,也往往会去争权夺利、引起众怒,于是党同伐异、铲除异己、最后身败名裂。诸葛瑾呢,他从来没有利用领导的信任作威作福,反倒是一次次出手帮助同事免于灾祸。不争、不抢、不斗、不说是非。纵然他的弟弟诸葛亮人格高尚、智计无双,但内有政敌李严、外有宿敌司马懿。诸葛瑾则诠释了什么叫做仁者无敌,汉末三国、群雄并起、将星云集、除了诸葛瑾,还有谁可以称得上天下无敌?
三国故事的精彩之处在于征服世界、战胜别人的英雄事迹,唯有诸葛瑾的故事,是一部征服自己私心杂念,用一生去帮助别人的反英雄主义传奇。
诸葛瑾纵然没有处理实际事务的能力,却也从不算计别人,擅长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以德服人、使人如沐春风,放在任何时代,都会是一个受欢迎的人。
而这是我能想到的对于一个人,最高的评价。
孙权临终时以诸葛恪为五名顾命大臣之首但又有些不放心不下他的性格。排名第四的顾命大臣孙峻担保说满朝的大臣们没有人比得上诸葛恪。孙权想想也是啊那就只好这么决定了。
惊才绝艳的诸葛恪堪成吴国中后期第一能人,他的功业在诸葛家族中仅次于他的二叔诸葛亮,但因为性格上的缺陷成为了诸葛家族名声最糟糕的成员。中国传统历史观的长处是不以成败论英雄,短处则是过于强调道德的力量,在君子小人的二元论之下缺乏理解以至于苛刻。
经过了长时间的思考,我重新认识了诸葛恪。
1.国之少年
作为「东吴杯」我最喜爱的同事特等奖得主诸葛瑾的长子,诸葛恪少年儿童时代的幸福冠绝三国。
他的第一次亮相在一次宫廷宴会上。孙权在驴脸上贴了一张标签:「诸葛子瑜」(诸葛瑾字子瑜),拿诸葛瑾的大长脸逗乐儿。从孙权一生的记载来看,他只开过诸葛瑾的玩笑,实乃俩人友情的绝佳见证。此时诸葛恪小朋友萌萌哒地向孙权行礼,请求在标签上填两个字,便成了「诸葛子瑜之驴」。这包袱抖的恰似小品《不差钱儿》中的「这个可以有」、「这个真没有」。成为了东吴君臣的经典段子。诸葛恪一举成名,以好朋友家有趣小孩儿的身份成为了孙权身边最年轻的红人。
19 岁,诸葛恪刚刚举行完成人礼就被孙权授予骑都尉的职务。太子孙登的核心班底共有三人,诸葛恪便是其中之一。后来孙登英年早逝,他的班底成员都在第二任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的二宫之争中落马,只有诸葛恪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
从 19 岁到 31 岁,诸葛恪兢兢业业地不务正业。他的本职工作——督办军粮在很多人眼里是个肥缺,但诸葛恪才不稀罕这个,他要的是建功立业。可孙权再喜欢他也不会把部队贸贸然交给一个愣头青。诸葛恪发挥特长狂拍孙权的马屁,说自己的父亲比二叔强,因为父亲知道跟随伟大的领导而二叔不知道。孙权很高兴,但也一笑而过。
拍马屁不管用,诸葛恪开始搞政治投机。他瞅准了孙权不满于张昭的倚老卖老但又碍于他的老资格无可奈何。诸葛恪便以小卖小,逮着个机会就揶揄老张头儿,以最礼貌的言辞说出最难听的话。孙权很是解气,然后还是一笑而过。
如何才能完成从弄臣到大臣、官二代到国家栋梁的华丽转身,诸葛恪陷入了深思。
2.国之栋梁
哄领导高兴可以得到很好的待遇,搞政治投机可以被领导当做贴心人。但要想得到重用还是得帮助领导解决实际问题。论抖机灵,诸葛恪当世无敌。但论解决实际问题……孙权重视但又没能解决的问题不就剩下魏、蜀、人、马四个老大难了吗?魏蜀两国轮不到他去操心。南方不产战马的问题诚可谓我去西天问佛,佛说我也没辙。
人口不足倒是可以想想办法。诸葛恪把目光投向了丹阳山,这里盘踞了一群反政府武装,穷山恶水出刁民,只要大军压境就躲进山里打游击,大军过境就接着出来蹦跶,从东汉就处于事实上的独立。由于国际局势紧张,孙权也不敢打一场大规模内战,于是就这么将就着。
31 岁,职位不高的诸葛恪凭借其特殊的身份把计划书摆在了东吴大佬们的办公桌。该项目受到了包括其老爹诸葛瑾在内的所有大臣的反对。当然,他们还是先夸奖了年轻人的勇气然后才完成了摇头、苦笑、后叹气的一系列经典动作。
诸葛恪懒得和他们废话,直接找到孙权强调成功之后会有四万兵员入账哦,这可比赤壁之战东吴投入的总兵力还要多哦。孙权像面对一个非要讨点钱炒股的孩子一样答应了诸葛恪的请求,任命诸葛恪为抚越将军(杂号将军,没啥地位)、敲锣打鼓以壮声威(这简直就是哄孩子玩儿)。至于交给诸葛恪的兵力,足足有……三百骑兵。(这样庞大的规模,难道是穿越到三国的特种部队?)
诸葛恪就这么带着他的三百人马出发了,耳边回响着老爹绝望的声音:「这孩子不光宗耀祖也没什么,这怎么还要给家族惹祸呢?」(兴家赤族)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诸葛恪成功了!他的计划执行起来总共分三步:
第一步,在谷口修建围困工事,调集各路将领摆出要大举进攻的态势,把山岳人吓得躲进山里。(各路将领的配合显然是不是因为他抚越将军的头衔儿。官二代的好处就在于人脉广、可调动资源多)。
第二步,率本部骑兵冲进农田收割粮食之后扬长而去,正所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第三步,向山岳人宣讲政策——只要投降就有饭吃。古往今来,罕有这么接地气的政策。
搞定。
立下大功的诸葛恪不着急回去领赏,他选出一万人抢劫了魏国的舒县,把该县的百姓全部带回吴国。紧接着他又打算再接再厉去攻打魏国东线第一重镇寿春,被孙权紧急叫停。
尽管诸葛恪暴露出了激进的弱点,但平定山岳是孙权后半生唯一欣慰的事情了。东吴的国之栋梁,周瑜之后有鲁肃、鲁肃之后有吕蒙、吕蒙之后有陆逊、但陆逊之后呢?人才凋零是困扰三国领导的大难题。诸葛恪根红苗正,年纪轻轻就表现出如此卓越的军事才华。52 岁的孙权感到他的帝国后继有人,加封诸葛恪为威北将军、晋爵都乡侯。从此诸葛恪不再只是高干子弟和弄臣而是了吴国的栋梁。
40 岁,屯兵宛城的诸葛恪得到了魏国太傅司马懿来袭的消息。或许当年司马懿对阵诸葛亮时还有几分养寇自重的意思,但此时为了与曹爽争夺在军队的影响力,他必须全力以赴。
孙权由于算命先生说出兵不吉利命令诸葛恪撤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何况是这种不靠谱的理由。然而诸葛恪竟然乖乖撤退了。看来诸葛恪也不是天不怕地不怕,连叔叔都没辙的司马懿他还是有所畏惧的。这在当时看来是明智之举,但当我回望历史时不禁要想,如果诸葛恪能够在司马懿手上吃点亏、回国以后受到一些惩罚,让他从强大的敌人那里学到一点东西,那该有多好啊。
42 岁,诸葛恪得知陆逊对自己有意见,写信给陆逊,希望他不要求全责备,以大局为重。这封信文采平平、观点也谈不上新鲜。然而当时陆逊已经因为总提意见惹毛了孙权,不久就因为孙权的激烈指责忧愤而死。诸葛恪作为第一红人完全可以不在意这个前辈的意见,缺德点儿的话还可以落井下石……
然而诸葛恪没有这样做。这个人格上的亮点在史书上从未得到过赞扬,也许在史官的眼中这都是最基本的,呜呼!生活在今天的本人读史至此竟倍受感动。何也?
陆逊死后,孙权追悔不及。家世、功劳、度量一个都不少的诸葛恪无可争议的地升任大将军、荆州牧。
3.国之偶像
48 岁,强敌司马懿终于去世,但孙权也已病重,二宫之争后坐享其成的第三任太子孙亮又年仅九岁。孙权开始安排后事,诸葛恪兼任太子太傅。同时,中书令孙弘兼任太子少傅,这就是确立了未来的首辅和次辅大臣。
49 岁,在孙峻的帮助下,诸葛恪处死了阴谋政变的二号人物孙弘。以太傅的身份(皇帝的老师)成为东吴帝国的首席行政官。诸葛恪撤销了孙权设立的特务机构、免除老百姓拖欠的赋税、取消关税并迎击司马师的三路大军,取得东兴之战的大捷。
吴帝孙亮进封诸葛恪为阳都侯,加封荆、扬州牧,督中外诸军事,并赐金一百斤,马二百匹,缯布各万匹。军民百姓欢欣鼓舞,将太傅大人视为国民偶像,每次诸葛恪外出大家都伸长脖子竞相一睹他迷人的风采。
若是诸葛恪在这一年死去,他就是又一个诸葛亮,将永远为世人所传颂。
4.国之公敌
50 岁,诸葛恪兴兵二十万攻魏。这是东吴在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四次合肥之战乃至后来的晋灭吴之战都没有的强大兵力。蜀将姜维因为费祎的遇刺身亡摆脱了长年的压制,锐意进取,与诸葛恪夹击魏国。
史书上说诸葛恪的这次进攻是不顾众人反对,反对的理由是国力不支,士兵疲惫。这实在令人费解。司马师继承司马懿的权力本就没有正当性,光是魏国内部的反对派就足够他头疼,本想着一战立威结果刚上台就遭逢大败。这时不出兵,休养生息?吴蜀两国的人口、国力加在一起都无法与魏国相提并论,休养生息当然是对魏国更为有利。吴、蜀两国唯一的机会就是趁魏国虚弱的瞬间全力一击。这么浅显的道理,难道只有诸葛亮和他的侄子、学生才明白?
当然不是,主张休养生息的大臣无非四种人:
知道必须战,但不愿意看到别人立功。
知道必须战,但总想等到更好的机会。
知道必须战,但能拖一天是一天,及时行乐最安全。
不知道必须战,这种人对国家的前途并不关心,只要能让老婆孩子过上安定的生活怎么都行。
与魏蜀两国军队国家化不同,吴国的士兵很大一部分都是几大家族的私兵,20 万兵力的规模榨干了士族们的老底儿,赌赢了诸葛恪成为神话,赌输了要他们亏本,他们当然不愿意。蜀国打压士族到底,最先亡国。魏国曹操打压士族,从曹丕开始妥协,第二个亡国。吴国对士族拉拢到底,国祚最久。到最后都归于代表士族利益的晋朝。诸葛恪是吴国唯一一个侵犯士族利益的领导者,他要同时对抗敌国的军队和本国的制度!这才是摆在他面前最大的困难。
诸葛恪的理想与诸葛亮别无二致,而他所选择的进攻对象合肥新城对于吴国来说更是具有重大的象征意义。孙权攻打合肥四战四败,尤其是第二次合肥之战,孙权以十万大军惨败于张辽的七千守军,创下奇耻大辱,被 21 世纪的历史爱好者亲切地称之为「孙十万」。
时间、地点都没有选错。只有三千士兵的合肥新城守将张特,坚守了三个月实在撑不出了,派人对诸葛恪说根据魏国的法律,只要坚守一百天再投降就不会连累家人,现在已经守了九十多天,请暂缓进攻,到了一百天就投降。
诸葛恪觉得这个要求入情入理,没想到张特利用争取来的几天时间加固城防,到了一百天就翻脸表示要跟吴军死磕到底。而吴军将士本就长于水战短于攻城,打了这么久居然还要他们论成败人生豪迈大不了从来再来?偏偏这时吴军又爆发了瘟疫,像赤壁之战时的曹军一样出现了大量非战斗减员。将领们纷纷要求撤退。诸葛恪将不同意见者贬的贬、砍的砍。后人谈及此处都对诸葛恪口诛笔伐,却对一个显而易见的蹊跷之处视而不见——魏国为何让张特以三千守军坚守了这么久?
张特在历史上唯一的印迹就是合肥新城之战,胜利之后他得到的封赏仅仅是杂号将军(而且连具体是什么杂号都没记载)、列侯(具体什么侯也没有记载)、安丰太守(安丰郡在魏国也实在谈不上什么重要地位,而且这提拔真是提拔得不太明显)。之后此人再无任何记载。显然,他不是司马家的嫡系。
诸葛恪攻城时,司马孚的二十万大军就在寿春居然按兵不动,这就是要张特当炮灰。司马师采纳谋士傅嘏的建议,把主要精力用来对付姜维,对于合肥新城,已经做好了破城的准备。对于诸葛恪来说,纵然形势不利,占领合肥新城恐怕是痴人说梦。但种种迹象表明,张特是司马氏的一枚弃子,只要能破城,哪怕来不及抢掠就立即撤退也足以挽回颜面、告慰孙权的在天之灵!
然而吴军的上下离心、瘟疫横行终于传到了司马孚的耳朵里。张特的死活无所谓,全城军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无所谓,但若是能得到诸葛恪的项上人头那还是很有所谓滴。司马孚大军出动,东吴朝廷催促撤兵的诏书也也接连到来。国耻难雪、壮志难酬,诸葛恪于万般无奈之下带着一肚子的遗憾撤兵。
到此为止,诸葛恪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没有什么错,与其叔父诸葛亮不遑多让。史书上却记载了早已有人预料到诸葛恪要败亡。魏国在东兴大败之后,国丈张缉对司马师说:「诸葛恪虽然赢了,但离死不远了。」司马师问:「这是什么缘故?」张缉说:「他的威望震慑君主,功劳盖过全国,想要不死,可能吗?」这段话总被人说成是张缉有先见之明。但是张缉是什么人,他就是后来想要政变推翻司马师的主谋之一!分析诸葛恪是假,敲打司马师才是真的吧?
诸葛恪没有像诸葛亮那样在战败之后自贬三级主动承担领导责任,这才是他走向身败名裂的开始。
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经历过多少大风大浪才有了「善败者不亡」的本事。诸葛恪则是人生五十年如梦似幻。到了五十岁才经历第一次失败并且败得如此窝囊、诸葛恪无法接受,无法接受的结果就是乱发脾气、推卸责任。
一次战败大伙都能理解,战败之后的倒行逆施才让人们目瞪口呆若木鸡。以前有多爱现在就有多恨!而诸葛恪完全不考别人的感受一心想挽回面子,通令全军准备再次进攻魏国,而且这回的目标不再是一座城池,而是是青州、徐州!
小皇帝向诸葛恪发来了宴会的邀请函,而诸葛恪在得到最后一点亲信的示警之后竟然只防备着饮食中有毒。没错,他是把禁卫军都换成了自己人,但摆下鸿门宴的正是他的亲信,当初力挺他上台的孙峻!
诸葛恪被当场杀死,尸体以草席包裹扔进乱葬岗。不知道他所喋血的是否就是当初萌萌哒地写下「诸葛子瑜之驴」的那一座宫殿。
诸葛恪的长子因为卷入鲁王孙霸一党早已被他亲手毒杀。次子、幼子、弟弟、外甥、外甥女也都被孙峻所杀。三国第一厚道人诸葛瑾在吴国的子孙全部因为诸葛恪而死于非命。兴家赤族,一语成戳。(后来诸葛恪在吴国恢复名誉,诸葛瑾过继给诸葛亮的儿子诸葛乔之后诸葛攀回到吴国作为诸葛瑾的后嗣)
诸葛恪是一个幸运的天才,诸葛一氏的家学渊源为他打下了极好的基础使他的才能得以尽情发挥。他和诸葛瑾一样懂得讨领导的欢心,和诸葛亮一样对小国的前途有着清醒的认识,并在大权在握时依然坚守着对皇室的忠诚。然而家世、才华、宠爱也造成了他无比的脆弱。千年以来,人们对诸葛恪的态度多为笑骂,我只想说一句:极端的成长经历势必会造成极端的后果,无需苛责。
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被称为诸葛家族龙、虎、狗。这里的狗并非贬义,而是用来称赞杀敌立功的人,典出「功狗」。同样的例子还有北洋三杰中的冯国璋,就被称为北洋之狗。诸葛诞名声不大,却有好几个很有名的亲戚:诸葛瑾、诸葛亮是他的族兄,司马懿是他的儿女亲家,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是他的曾外孙。但他能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并不是依靠这些鼎鼎大名的亲戚,完全是凭借他个人的奋斗。
1.宦海沉浮
诸葛诞的父亲没有做过官,也没有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相对于那两位官二代出身的族兄,诸葛诞只是一个草根儿。他的出生年份不详,无从得知他的准确年龄,但从他的经历来看,他至少应该比诸葛亮年轻十几岁。
诸葛诞长大成人的时候,两位族兄都已经在蜀吴两国举足轻重,但他没有前去投奔,全凭自己在魏国打拼,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这个人相当有志气。他从县令做起,后来调到中央做尚书郎(相当于正厅级秘书),具体工作是在人事部负责提拔干部。做这份工作,找他走后门的人自然少不了,诸葛诞的应对方法很有创造性,谁和他推荐了什么人,推荐的时候夸了些什么话他全都记下来,再把这些话公布出去,被推荐的人都给予试用的机会,大伙一起来监督这个人是不是名副其实,这样一来找他走后门的人也就都不敢随便推荐人了。
有一次尚书仆射(相当于副总理)杜畿带着他一起去试刚造好的船,遇到大风浪。这船还真是禁不住试,直接翻了,两人都掉进河里。虎贲(特种兵)划着小船来救,首先遇到诸葛诞,在这种紧要关头,诸葛诞却大无畏地喊道:别管我,先救领导!这几个特种兵也真是实在人,真就撇下他不管去救领导了。杜畿当时已经是六十二岁的老人,尽管被捞了上来但还是淹死了,诸葛诞则是漂到岸边昏死过去,被人救活。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出于尊老爱幼也好,玩命巴结领导也罢,至少说明诸葛诞是一个不怕死,舍得下血本的人。
也许是因为在危险关头舍生忘死感动魏国的优异表现,诸葛诞被破格提拔为御史中丞兼任尚书(监察部长)。做了高官的诸葛诞和高干子弟、皇亲国戚夏侯玄很对脾气,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铁哥们。由于夏侯玄得罪了魏明帝的小舅子,还加入了高干子弟们在一起议论朝政,抨击掌权老干部的文化沙龙,被魏明帝扣上沽名钓誉的罪名,夏侯玄等高干子弟全部被免职。诸葛诞明明只是一个草根儿,但就因为和夏侯玄走的太近,也被免职。
等到魏明帝驾崩,曹爽与司马懿共同辅政。由于老干部们多数站在司马懿这一边,曹爽启用了这批高干子弟充实自己的势力,诸葛诞也跟着官复原职,但这并不能说明诸葛诞是曹爽的党羽,因为他和司马懿还是儿女亲家,属于两派都能接受的,政治立场颇为模糊的人物。
2.投笔从戎
曹魏帝国有四大战区,对蜀作战的西线战区、对吴作战的东线战区、南线战区和对鲜卑作战的北线战区。由于诸葛亮的北伐一度成为曹魏帝国的心腹大患,西线战区也就水涨船高,地位飙升。长期领导对蜀作战的司马懿也因此获得了巨大的政治资本,虽然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就被调回中央,但西线依然掌握在他的心腹,征西将军郭淮的手中。
由于东线战区更靠近吴国的首都建业(今南京),实力自然就超过了同为对吴作战的南线,是曹魏的第二大集团军。谁掌握了东线,谁就有了与司马氏抗衡的本钱。恰逢东线战区的最高长官被调回中央养老,关于谁来接替这个关键职务,曹爽与司马懿两派争论了整整一年,最终互相妥协,将长期在东南战线工作,与两派都不远不近、已经 67 岁的王凌提拔为东线一号首长,征东将军。东线三号首长,庐江太守则由曹爽的亲信,猛将文钦出任。而诸葛诞,他既是曹爽集团头号骨干夏侯玄的铁哥们,又是司马懿的儿女亲家,而且他和王凌也是儿女亲家,成了三方都易于接受的不二人选,于是诸葛诞投笔从戎,作了扬州刺史、昭武将军,也就是东线战区的二号首长。
3.淮南一叛(王凌之乱)
高平陵之变,司马懿逆袭曹爽。曹爽集团尽灭。司马家族在曹魏帝国的势力到了只手遮天的地步。此时唯一有资本对抗司马家族的王凌,对魏国、对曹爽集团都谈不上多深的感情,但是他对司马懿独霸朝纲很不服气。
论出身,他是以离间计诛杀董卓的司徒王允的侄子,家族威望远在河内司马氏之上。
论年龄,他比司马懿岁数还大,当时已经快八十岁了,别人见了司马懿要叫一声老太傅,可在他这不过是司马懿那小子!
论势力,四大战区当中,他自己是征东将军,征西将军郭淮是他的妹夫,征南将军王昶是他的发小儿,铁哥们;刺史一级,兖州刺史令狐愚是他的外甥、扬州刺史诸葛诞是他的儿女亲家、荆州刺史王基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
王凌觉得自己拥有这样的实力,凭什么要听司马懿的,你司马懿不就是仗着手里握着皇帝曹芳吗,我也立一个皇帝不就结了?于是他派外甥令狐愚联络楚王曹彪,打算另立中央,与司马懿一决雌雄。
如果光看这些有利因素,王凌好像无比强大。但换一个角度看,他的这些关系除了他的外甥令狐愚,其他人和司马懿也都颇有渊源,能保持中立不跟着司马懿来收拾对他就不错了,跟着他造反,凭什么?偏偏唯一靠得住的外甥,兖州刺史令狐愚刚联络完楚王曹彪就病死了,王凌的实力缩水了一小半儿。而他所拥立的楚王曹彪,是曹操的小儿子,论辈分,是魏帝曹芳的爷爷辈。自古帝位传承无非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以叔代侄虽然很少,也还勉强说得过去,而以爷代孙……太不伦不类了吧?曹魏从建国以来,所有掌权人物都是曹丕一脉的既得利益者,立曹彪等于是对曹丕、曹睿、曹芳三代皇帝的背叛,大义名分荡然无存。就连他的儿子,诸葛诞的女婿王广都觉得这次谋反不靠谱,别人就更不会跟着他一起鸡蛋碰石头了。
纵使王凌外强中干,司马懿依然不敢大意,不惜以年老多病之身,亲率大军南下。诸葛诞、文钦也统统站到司马懿一边,王凌众叛亲离,内外夹攻,只好束手投降,被逼自杀。
淮南一叛就这样虎头蛇尾地结束了。司马懿将曹氏宗族全部严加看管。确保再没有人能另立中央之后也含笑九泉。由于立场坚定,诸葛诞接替王凌出任东线战区最高长官、文钦则接替了诸葛诞二号首长的职务。
4.淮南二叛(毌丘俭、文钦之乱)
公元 252 年,趁着孙权驾崩,吴国人心不稳,司马师派司马昭带领东、南两大战区攻打吴国,大败于吴国太傅诸葛恪之手。打了败仗总要追究一下责任,司马师先拿司马昭立威,免去了他的的爵位,同时将东、南两大战区的一号首长诸葛诞、毌丘俭职务对调。这样问责既能显示司马师的公平,又能达到削弱军阀势力的目的,使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不能说没有水平。但司马师还是失误了,诸葛诞与文钦两人的关系非常糟糕,只要他俩在一起就是互相掣肘,这次职务对调反倒使得此二人都感到了空前的自在。
而新来东线战区的毌丘俭,更是个狠角色,曾经领导过中国古代史上对东北方向最远的远征,从朝鲜半岛攻下一大片地区划入魏国疆域,把不可一世的高句丽王国打得险遭灭顶之灾。从朝鲜半岛到俄罗斯滨海地区都传颂着毌丘俭的威名,时至今日,辽东还能看到纪念他功劳的石碑。毌丘俭是个实诚人,他深为感激魏明帝曹睿的知遇之恩,对司马氏专权深感不满。只是一来对司马懿的能力相当忌惮,二来以南线战区的实力不足以成就大事所以才一直强自忍耐,不敢有所动作。
如今,司马懿这头老狐狸不在了,司马师不过是个小狐狸,不足为虑。自己又掌握了淮南,拥有了叫板的本钱。真是绝好的机会啊。诚然,他初来乍到,对东线战区并不熟悉,但这难不倒毌丘俭,他相出来的办法也很实在,作为领导却能放下身段,一个劲儿给文钦送礼。文钦本就是是曹爽的心腹,早就想给消灭司马氏曹爽报仇,一边假意顺从司马氏一边等待合适的机会。现在老糊涂蛋王凌、讨厌鬼诸葛诞死的死、滚的滚,新领导毌丘俭对我这么够意思,此时不起兵,更待何时?
公元 255 年,毌丘俭、文钦谎称得到了太后的手诏,于东南第一重镇寿春举兵,讨伐司马师。他们将在淮南屯驻的大小将领都召集到寿春城内,于城西筑坛,歃血为盟,毌丘俭率领老弱驻守寿春,修筑防御工事,文钦率领五六万机动部队在外围作战。同时,向天下发出公告,揭露司马师的罪行并将毌丘俭的儿子送到吴国做人质以求援兵。
毌丘俭起兵之前,曾派人联络诸葛诞一起打倒司马师,诸葛诞连眼都不眨就把使者给杀了,还向司马师告密。于是司马师不顾刚刚做了眼部手术,需要静养,亲征毌丘俭、文钦,又派诸葛诞等到附近驻守,同时命令各路大军暂时不要交战。毌丘俭、文钦进退失据,加上淮南将士大多是北方人,害怕家属受到牵连,士气低落,越来越多的士兵选择投降,只有淮南地区新加入的农民仍然效忠。司马师调遣邓艾只带领一万人出击诱敌,而司马师亲率大军隐秘地与邓艾会合。文钦有勇无谋,想都不想就追杀邓艾,中了司马师设下的诱敌之计,被魏军击破败走。毌丘俭听到文钦战败的消息后慌忙弃城,连夜逃跑,手下纷纷弃他而去,毌丘俭英雄末路,被一名农民射杀。文钦则逃入吴国,被吴国当做了淮南活地图。
淮南二叛的主要影响有二:
司马师死了。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文钦之子文鸯带兵偷袭,司马师惊吓过度,再加上本来眼睛上就长了个瘤子,经常流脓,致使眼睛震出眼眶。没多久就活活疼死了。
诸葛诞又回来了。这次平叛过程中,诸葛诞比司马师还要积极踊跃,他不仅第一个告密,而且第一个领兵攻入寿春。就这样他再次回到了他所熟悉的淮南,镇守东线战区。
5.淮南三叛(诸葛诞之乱)
人们常常把王凌、毌丘俭、文钦、诸葛诞都看作反对司马氏的曹魏忠臣,并为他们没有团结起来对抗司马氏感到惋惜。其实这几位完全不是一路人,王凌想的是另立中央,取司马氏而代之。毌丘俭一半是出于自保,一半是想报答曹家的恩情。文钦想的是给曹爽报仇。而诸葛诞,他只是想自保而已。
《魏末传》记载了司马昭的头号心腹贾充在拜见诸葛诞时的一段对话。贾充说,京师的贤才都希望司马昭能够接受曹魏的禅让,您对这事有什么看法?诸葛诞很生气地说:你还是贾逵的儿子吗?你们父子受曹家厚恩,你怎么能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来?如果有人在京师捣乱,我一定以死捍卫皇室!《魏末传》这段记载也出现在《三国演义》里。但这段对话的真实性是值得怀疑的,诸葛诞当然知道贾充在司马昭跟前的地位,不可能跟贾充这么毫无顾忌,就算他真是这样想的,也没必要当着着贾充的面说出来。所以《三国志》和《资治通鉴》也都没有采信这段对话。
说诸葛诞是曹魏的忠臣恐怕是往他脸上贴金,他对曹魏也谈不上多深的感情,他如果那么有正义感,怎么会两次帮着司马氏平叛?对司马氏他不仅没有仇,反倒是实在亲戚,他准备造反,仅仅是因为不安。他感到不安,主要是因为放眼这时的魏国,能对司马氏构成威胁的就剩下他一个人了。
诸葛诞为了找到安全感,不惜血本,收买人心,麾下聚集了数千名死士。又向朝廷(此时的魏国朝廷已经等于是司马昭的军政府了)要求增兵十万以抵御吴国。诸葛诞手下本就有十万人马,吴国那边儿从立国到灭国始终都在为兵源不足而头疼,砸锅卖铁也掏不出十万以上的部队,诸葛诞说要十万人来帮忙防守,谁信?就算司马昭本来没怎么怀疑他这下也非得怀疑他不可了。
公元 257 年,「朝廷」下诏升诸葛诞为司空并入朝赴职,司马昭也知道诸葛诞不大可能乖乖奉召,但这样做相对于直接征讨,更加占理,让大家觉得不是我司马昭无故屠戮功臣而是他诸葛诞不识抬举。
这时的诸葛诞,要么主动交出兵权求一个平安,要么豁出全部身家去拼一把。于是便成了心理学上十分经典的,关于风险规避还是风险喜好的选择。
假设你的总资产为三万元,现在给你两个选择:
A.直接得到五千元
B.猜硬币,猜对了得到一万元,猜错了一无所获。
多数人会选择 A。
假设你的总资产为三万元,现在给你两个选择:
A.失去五千元
B.猜硬币,猜对了没有损失,猜错了失去一万元。
多数人会选择 B。
在得到的时候,人们一般会选择风险规避,不愿意冒险去得到更多,见好就收。在失去的时候,人们一般选择风险喜好,更愿意冒险去减少自己的损失,放手一搏。
诸葛诞决定放手一搏。他的手里有坚城寿春、有数千绝对效忠于他的死士、有十万兵马,还有足够支撑一年的粮食,这还不够,他又杀死扬州刺史,收编了五万降兵,把儿子送到吴国做人质请求支援。吴国大喜,敌国这么高级别的将军带人马、带城池来投靠谁不高兴啊?当即派三万大军前来接应,当然也少不了淮南二叛时的主角之一、刚刚来到吴国没多久的淮南活地图文钦。吴国还封诸葛诞为左都护、假节,大司徒,骠骑将军,青州牧,寿春侯,吴国的意思是:诸葛诞,我们支持你,你一定要顶住!
诸葛诞所领导的淮南三叛充分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做了充分的准备。
淮南一叛时,王凌领导下的东线战区矛盾丛生,诸葛诞领导下的东线战区可是铁板一块。
淮南二叛时,毌丘俭、文钦只有五六万人马,还要防着吴国来偷袭,既要防守,又要进攻,左右支绌,捉襟见肘。现在诸葛诞手上有十八万大军,吴国对他也是鼎力支持,战略上诸葛诞更是力求稳妥,绝不出击,以逸待劳,倚仗坚城寿春打防守反击。
司马昭调动了二十六万大军,在兵力上占有优势,后勤补给上更是以全国敌一隅。但他有一个很深的顾虑:当初他老爸率军出征,他大哥留在朝中坐镇;后来他大哥率军出征,他留在朝中坐镇。现在,他率军出征,他的那几个弟弟可都没本事在朝中坐镇。带着皇帝御驾亲征?可太后还在,太后要是想搞事儿,比皇帝还麻烦,得,咱们一起出征吧。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太后、皇帝一起「带领」大将军出征的场面。办法虽巧,风险也很大,万一有个闪失,太后、皇帝被俘,那就等于把自己最大的本钱,号令天下的资本都输光了。这是司马家族与诸葛家族赌上全部资本的最后一战,也是决定三国历史走向的关键一战。
司马昭没能阻止吴国的三万援军进入寿春,劝降的政治攻势也宣告无效,毕竟诸葛诞两度经营淮南,又刻意收买人心,群众基础扎实,哪能被这简单的策反宣传所瓦解?但司马昭并不急于攻城,围而不攻,把战略重点放在阻止吴国后续援军上,以确保自己敌军数量不要再增加了。
吴国的第二波援军被击退,面对城外黑压压一片的敌军,诸葛诞依然气定神闲,甚至哈哈大笑。他选择在寿春打防守反击可不只是因为寿春城坚固那么简单,寿春一带每年都会下大雨,一下雨淮河就要涨水,一直淹到寿春城下。所以诸葛诞看见司马昭在城下扎营非常高兴,他得意地说道:「这下我不用动手敌人就玩儿完喽。」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自从司马昭扎营开始,就一滴雨都没下,是少有的大旱……
寿春城中存储的是足够十万大军吃一年的粮食,可现在城中有十八万人,吴国看来也使不上什么劲儿了,天公又不作美。诸葛诞手下的得力干将蒋班等人认为,东吴嘴上说还会发救兵,实际上是想坐观成败,不能指望他们。现在城中粮食不足,应该趁着人心还没散,拼死一击,突围而出,虽然会有损失,但也能有一部分力量得以保存。可是文钦不同意他们的看法,他认为诸葛诞率淮南十余万之众来降,东吴不可能不要,三万东吴子弟也被困在寿春,东吴更不会坐视不管,因此主张固守待援。两人说的似乎都有道理,诸葛诞一时拿不定主意,双方各持己见,互不相让。文钦脾气一直不太好,这回又犯了老毛病,大怒,要杀蒋班。这时诸葛诞也决定采纳文钦的建议,固守待援。蒋班一气之下,跳城逃跑,投降司马昭了。
针对城中缺粮的现状,又吸取淮南二叛时北方士兵士气低落,容易投降的教训,文钦想出了一个奇葩的主意——将城里的北方士兵统统遣散以节省粮食……诸葛诞和文钦分别是寿春城中两股力量的代表,以诸葛诞为代表的军事集团多数是北方人,现在文钦要遣散北方兵等于是解除诸葛诞的武装力量,那诸葛诞能答应吗?文钦的这个建议的确能够缓解城中缺粮的问题,但也削弱了城中的战斗力,尤其是削弱了诸葛诞的力量,要知道这些北方兵是诸葛诞多年培养的资本,是这次反叛的中坚力量,也是他投靠东吴的最大本钱,如果都解散了那他岂不成了光杆司令?诸葛诞和文钦原本关系就非常糟糕,现在万般无奈联手抗敌,彼此间却一直心存芥蒂,文钦这么馊的主意一提出来,双发积压多年的矛盾终于爆发。诸葛诞觉得文钦的用意是在削弱自己的力量,你这混蛋到底安的什么心!?文钦也觉得很委屈,老子好不容想出来的好主意,你竟然不听?文钦一直是有名的暴脾气,说着说着就开骂了。诸葛诞一气之下亲手把他杀了。文钦死了也就罢了,这样的人留在城里也确实是个不安定因素。可文钦的两个儿子文鸳、文虎当时正在巡视城防,得到消息立马要带兵找诸葛诞算账,可他们手下的人数太少,文家兄弟喊破了嗓子也没人愿意跟他俩去跟诸葛诞死磕,按说这已经耽误了不少宝贵时间了,可诸葛诞竟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眼,就这么睁睁看着文家兄弟投降司马昭了,要知道文鸳可是三国后期难得一见的猛将,司马师就是被他吓死的!
魏军得知城中有变,又见文家兄弟前来投降,喜出望外。很多人想到文家与司马昭有杀兄之仇,争着抢着拍马屁要求把这哥俩砍了。司马昭却给这哥俩加官进爵、并且不用他们上阵厮杀,只要他们骑着马绕着寿春城做广告:都来看啊,文钦的儿子投降了都没事儿啊!你们还怕什么啊?一开始,文鸯和文虎一接近城下,城里守军就放箭,不让他们顺利开展反动宣传;可到了后来,随他们在城下怎么喊,城里也没人放箭了。这可能是宣传起了作用,守军已经动摇了,更可能是饿的。
司马昭见状,知道时机已经成熟。下令攻城,城中士兵饿的一动不动,眼睛间或一轮。颇为讽刺的是,司马昭大军刚刚攻入城中,就下起了暴雨,寿春城外一片汪洋……
诸葛诞想带着他的死士们突围,可城外全都淹了,往哪里跑啊?就这样死于乱军之中。他的亲信几百人被活捉,魏军一个一个的问,「投不投降」?只要不投降,立刻斩杀。就这样从头问到尾,几百人无一人投降,都说:「能为诸葛公而死,没有什么遗憾的」。
6.了不起的俗人
草根儿出身的诸葛诞,不投亲、不靠友,完全凭借自己的实力在三国乱世的腥风血雨中摸爬滚打,在夹缝中求生存。而且由于诸葛瑾、诸葛亮在吴蜀两国都身居高位,诸葛诞在魏国长年遭受压制,直到两位族兄谢世才得到重用,一路做到了征东大将军、司空的高官。
他办事讲原则,对人事管理制度提出了创造性的合理化建议。对领导,他能够舍生忘死,对部下、对百姓他也深得人心。他这一生和他关系不好的好像只有一个简单粗暴的文钦。
做官、做事、做人都很有一套,诸葛诞无疑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可是与诸葛瑾、诸葛亮相比,他没有崇高的理想,也没有无私的帮助过什么人。他的努力、他的拼搏,归根到底不是为了得到权力地位就是为了保住权力地位。他的得失心太重,这并不能说是他的缺点,只能说是他的弱点。他虽然了不起,但也只是一个了不起的俗人,他虽有大智大勇,却没有大仁大义。
传奇的诸葛家族,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绚烂的一笔,虽然史书记载的只是吉光片羽,却足以使人受益:
不修心性者,难成大事。智勇双全者有敌,仁者无敌。
如何评价诸葛家族? - 刘轩鸿的回答 - 知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