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城府深的吓人?

其实有时候,老好人是最有「城府」的。

一心为民办事的前村官,成了史上最狡猾的劫匪头子。

4 年间,炸银行,抢了 500 万。

公安系统侦察专业的儿子,居然成了劫匪二把手!

刑侦专家说他,是万中无一的高智商罪犯。

01 「 惊天抢劫案 」

一大早,王女士和往常一样,去郑州市银基商贸城楼下的广发银行上班。

作为银行柜员,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王女士觉得无聊透顶。

她怎么也想不到,今天,会成为她这辈子,最难忘的一天。

今天是周六,来银行的办事人很少,一天下来,只接待了 5 个客户。

整个银行都处在悠闲的氛围中。

眼看还有 10 分钟就下班了,同事们都十分默契地低头清点钞票。

突然间,大厅里走进来一个魁梧的蒙面男人,镇定地走向王女士的窗口。

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方盒,贴在了钢化玻璃上。

贴好后,迅速拔了下左右的拉火管。

此时,王女士才意识到不对劲:「有人抢银行!」

求生的本能让她立刻蹲到桌子下,双手抱头,并趁机按下了报警按钮。

警报声响起,整个银行慌乱如麻,就在这个节骨眼,刚准备转身的蒙面人,却折了回来。

原来炸弹没粘牢,正缓缓往下滑。

蒙面人居然淡定地用手重新扶好炸弹,随后转身迈腿。

1 步、2 步、3 步……砰的一声巨响。

整个银行突然起了浓厚的白雾,就在蒙面人准备洗劫钞票时。

意外发生了。

钢化玻璃并没有想象中的碎裂,只有一个小小的洞,根本无法抢钱!

此时,慌忙逃窜的柜员已经开始报警。

眼看警铃声由远处响起,玻璃也没被炸碎,普通的劫匪早就应该预料到失败,准备逃跑了。

可蒙面人却十分镇定,他丝毫不慌,只犹豫了一瞬,便掏出随身携带的铁锤。

一下、一下地,猛砸起了玻璃。

终于 3 秒后,玻璃应声碎裂,蒙面人迅速吹了个口哨,两名队友立即冲了进来。

位置互换,蒙面人迅速撤离现场。

队友则快速用编织袋将柜台一洗而空,蒙面人逃离门口时,和门外望风的队友点了点头。

蒙面人掏枪,将赶来阻止的保安一枪打死。

随后,一个炸弹被扔到了看热闹的人群当中,烟雾四起,在警方赶来前,4 人消失得无影无踪。

从进入银行,到逃跑,整个过程仅花了 3 分钟!

这起光天化日之下,持炸弹抢银行的案子,震惊了公安界。

这就是发生于 2009 年,12 月 9 日的郑州「12.9」特大爆炸案。

一时间警方乱作一团,公安局局长李民庆更是勃然大怒,并放下狠话:「此案不破,立刻辞职!」

正在家里看电视的张书海,看着新闻中播放的抢劫画面,一边喝茶,一边笑出了声。

没错,他就是那个蒙面人。

「就凭你们这群蠢货,还想抓我?立军令状也没用」

张书海打开沉甸甸的编织袋,数了数钱,不多不少,刚好 208 万元。

张书海满意极了,这笔钱,够他一辈子衣食无忧了。

208 万,在当时是难以想象的巨款。

要知道,在 2000 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还不到一万元。

200w,相当于普通人不吃不喝,攒 200 年!

这起专业、迅速、配合默契的抢劫案,很快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想,一般抢银行的都是亡命之徒。

张书海肯定是个没有正经工作,文化程度也不高的恶徒?

这么想的话,那就太低估了人性的复杂程度了。

犯下惊天大案的张书海,既不是无业游民,也不是文盲。

在此之前,他是一位人人敬仰,为民办事的好村官。

02 「 全村的希望 」

张书海是个好人,邻里八乡的人都知道。

他的经历,不能说一帆风顺,可绝对算得上是「教科书般的逆袭」!

张书海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爸妈砸锅卖铁,供他上了小学。

可家里的 4 亩田地需要人手,于是张书海一边上学,一边种地。

很快,家里就供不起他读书了,为了吃饱饭,1970 年张书海初中毕业后,就去当了兵。

他在辽宁省某部警卫连当兵的 6 年间,因为枪法了得,心理素质极强。

不但受到军官表扬,还特批转业,当上了侯庄村的民兵营长。

那时,他心里有着比军营更大的梦想。

于是 1981 年,口碑极好的他,被乡亲们选举成为村官,开始了自己长达 12 年的「基层领导」生涯。

在职期间,他实打实地为村民着想,办了不少好事。

村里的学校,是他亲自带头建立的,不但挨家挨户走访劝说大人给孩子上学,还给困难家庭拨款补助。

村里的大夫,也是他去区医院里「挖来」的。

从小穷怕了的他,在被村民推举续任时,暗自立下誓言:

「我张书海,知道穷的滋味多难受,我要消灭贫穷,让村里人越过越好。」

说到做到。

他开始频繁为村里拉投资,招标项目,修桥铺路,接通了外界和侯庄村的农贸往来。

随着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张书海的生活也越发滋润。

不但给家里人盖了几间房,生活条件也稳步上升。

再说张书海这个人,衣食无忧还名望加身的他,不但没有官腔。

反而,生活里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好男人!

他感情十分专一,从不花天酒地,对妻子从一而终。

他还是个难得的好父亲,教育孩子方面,通情达理,平等对话。

更让人惊叹的是,张书海从不挥霍,穿了好多年的衣服,都舍不得扔,几乎不去饭店。

一个村长,抽最便宜,2 块钱一包的烟,村民都对他敬佩有加。

在我们的认知里,这样的人,几乎可以说是「成功人士」的某个模板了。

谁又能想得到,这样的一个人,居然会跑去犯罪?

并且,还成为了建国以来,最恶劣的悍匪之一。

可对于张书海来说,做好人。

只不过是,一张面具而已。

03 「 阴暗显现 」

很快,张书海就发现了,做好人的「代价」。

干了 12 年廉洁村官的他,被现实狠狠地「教育」了一顿。

母亲病重,高昂的医药费吞噬着他本就不多的存款。

一开始,他还打算咬咬牙,攒点钱,维持住生活。

可一到深夜,藏在心底对金钱的渴望,不断挑逗着他的神经。

随即,一股无名之火涌上了他的心头:

「当了村官又如何?这么多年,还不是没攒下钱!这么下去不是办法,我得找个挣快钱的法子。」

天亮后,张书海下定决心,辞去村官的职位,跟着时代浪潮,下海经商。

说干就干。

就在辞官回家的路上,他遇到了成群结队前来劝说的村民。

看着村民发自内心的不舍挽留,张书海内心十分平静:

「当官这么多年,该做的都做了,接下来,我要干点大事!」

想法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没想到,第一次创业,张书海就赔了个底朝天。

他开了一家照相馆,连房租都没挣回来。

无奈之下,张书海只好回到了村里继续当起了村官。

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发现自己不是做经商的料,也就老老实实继续为人民服务了。

可张书海心中,始终有一颗经商的种子。

正印证了那句歌词:得不到的在骚动。

可去哪里,做什么,得仔细想想。

很快,一个改变了张书海人生方向的机会,出现了。

2 年后,他听说妹妹张玉萍,不但失恋了,还在郑州买了房。

这是个去大城市经商的好机会,借宿在妹妹家,可以省不少钱。

他不顾村民苦苦哀求,再次辞了官,投奔了妹妹。

吃穿问题解决,张书海先后尝试了卖麻将、摆鞋摊、开花店,无一例外,都血本无归。

就在这时,一个致命的变故,让张书海彻底走上了黑化之路。

他被查出糖尿病与高血压,需要用钱来续命。

更让人唏嘘的是,他回村竞选乡长时,因为不愿贿赂,被曾经感激他的村民,联合排挤出了村委会。

张书海维持了三十年的好人面具,彻底崩塌。

「我当了这么多年村官,好事做了不少,可到头来,却输给了没有钱上!

连病都看不起,干脆,就去抢!」

04 「 机关算尽 」

打定主意的张书海,决定谋划帮手。

张书海接下来的骚操作,全部踩着反常理的点子走,把人性的狡诈发挥得淋漓尽致。

一般人,找帮手,要么找同行,要么找道上有经验的人。

可张书海最擅长的就是,预判别人的预判。

他早想到了:

「外人也许更专业,但反水几率大,不好谈分成,还容易被抓。」

他决定从家里人下手。

妹妹张玉萍,没有主见,但为人小心谨慎,适合收尾工作。

于是张书海趁机和妹妹摊牌,很快,两人达成一致。

随后,张书海又回到老家,找到了在当地打零工的侄子张小马入伙。

凑齐三人后,张书海决定搞个开门红鼓舞士气。

「要是成了,就说明老天都同意我干这个。」

1996 年 11 月 27 日晚饭后,三人蒙着面,带着张书海私藏的松鼠牌猎枪,来到郑州市万福花园小区李全国家门外。

张书海踩点了半个月,最终,摸清了李全国的作息情况,知道对方只有一人在家。

于是他让侄子敲门,谎称自己是楼上的租客,来查看水管漏水。

当李全国开门时,张书海冲了进去,用枪稳住李全国,张小马随后五花大绑了李全国。

二人搜刮了 15000 元现金和照相机等物品,快速撤离了现场。

整个过程顺利到不可思议,看着到手的厚厚一沓钱,张书海彻底疯狂了。

「妈的,我张书海,就是吃这口饭的!我们要搞个大的!」

他开始仔细谋算更大的案子:抢银行!

此时,过于胆小的妹妹,和心怀鬼胎的侄子,都不能成为他真正信赖的对象。

「抢银行,这两个人能力不行,我得找个,能交命的专业队友!」

张书海选定的目标,不是别人。

正是自己的亲儿子,张宏超。

05 「 千钧一发 」

讽刺的是,他的儿子张宏超,此时正是公安侦察专业的大二学生!

一个想成为劫匪的老子,一个毕业即将成为警察的儿子。

张书海已经被犯罪带来的巨额收益蒙蔽,他脑海中只有一个想法: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只要我能劝动儿子,这抢银行的计划,指定能成!」

于是,张书海打了个电话,让儿子回家,说有要事商量。

11 月 30 日,父子二人吃晚饭,张书海一反常态,给儿子灌了不少酒。

趁着儿子兴致高涨的时刻,把自己想要抢银行的想法,随口说了出来。

他想:

「我这辈子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于情于理,都该帮帮你老子我吧」

没成想,儿子却哈哈大笑了起来。

「爸,你可真幽默!别说抢银行了,我明儿给你把太阳摘下来都成!」

本以为爸爸是开玩笑的儿子,逐渐发觉了气氛的不对劲。

酒霎时间醒了一半,儿子紧张的转了转酒杯,试探性地问道:

「爸,你……你没开玩笑?」

看着爸爸缓缓点头的儿子,突然间站了起来,他大声劝说爸爸不要干傻事。

没想到,向来对儿子慈爱有加的张书海,居然也跟儿子怒吼了起来:

「我们农村出来的人,没有关系,没有地位,不干这个看,怎么翻身!」

二人争执不下,儿子看父亲油盐不进,掏出手机,按下了 110……

「爸!我以后是警察!别怪我举报你!」

就在儿子,即将按下通话键的那一瞬间,眼疾手快的张书海把手机抢走挂断了。

气氛像冰块一般凝固。

心知儿子不是这么容易就范的张书海,决定换一种方式劝说。

他看着儿子,红了眼眶,缓缓坐了下来。

颤抖着手,从兜里掏出了一个红包,递给儿子,重重叹了口气。

「爸爸知道你马上又要交学费了,这是爸爸省吃俭用,省下来的 2000 元钱,虽然不够,但你先拿着。爸爸得了糖尿病,没钱,就活不了多久了。」

儿子听完,眼眶瞬时红了。

他想起自己一路长大,爸爸无怨无悔的为他付出,筹学费,一条裤子穿十年都舍不得换。

儿子抹了把眼泪,把酒一饮而尽,当即决定加入爸爸的团队。

眼看儿子答应,张书海的心彻底放了下来。

对他来说,儿子的侦察专业,刚好可以帮助他躲避追踪。

可想抢银行,人手还是不够。

被金钱蒙蔽的张书海,想到的办法居然是,让儿子去找帮手!

听到爸爸苦苦的哀求。

儿子再一次陷入了挣扎,他不想拉别人下水。

作为公安学校的学生,他当然知道,他们要做的事情有多疯狂,一旦暴露,早晚要吃枪子。

令人唏嘘的是,人的底线有时候,就是这么一再降低的。

一旦开了邪恶的头,欲望就会开闸。

第二天,儿子便答应了为爸爸谋求帮手的请求。

他拿起手机,翻找同学录。

很快,他锁定到了多年的玩伴身上。

「 别怪我拉你下水,这是我们发达的唯一机会!」

06 「 狗屎运 」

儿子盯上的,是自己的高中同学,信息工程学院的张世镜。

看完了整个案宗的我,只想感慨,有时候,让你堕入深渊的,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可能是一杯酒,可能是一顿饭。

他去了张世镜的学校,二人聊了半天,眼看就中午了。

张世镜拿上仅剩十块钱的饭卡,准备请好朋友去食堂吃饭,他想:

「就算我再穷,今天也得请一顿像样的菜,大不了,过几天,我饿着点」

张宏超看出了好友的窘迫,自掏腰包,带着他去了饭馆。

不但在张世镜的阻拦下,点了一桌子肉菜,还特意嘱咐后厨,多做一份打包给好友。

吃着饭的张世镜,哭了。

这顿饭,是他一个月的伙食费,而他的发小张宏超,从小,就经常帮吃不上饭的他买饭,绝口不提还钱的事。

这个恩情,他一定要报答。

就是这顿饭,让张世镜,自愿加入了张书海的「抢劫小分队」。

同样,他们又拉了张世镜的同学,乔红军入伙。

张书海不再满足抢个体户,他盯上了一个新的渠道:营业厅。

97 年那会,有钱人都用大哥大,目标明显。

而且当时交费,必须带着现金,亲自去营业厅,一缴至少几千元。

张玉萍负责踩点,很快便确认了计划的可行性。

目标有了,开始准备工具。

5 个人,一柄枪,显然不够。

张书海还要一把备用的连发猎枪。

接下来发生的事,将人性的复杂,诠释得淋漓尽致。

张书海找到妻子的侄子王志昆,用 5000 元钱,搞到了一把连发式霰弹枪。

然而重点是,王志昆也不是一般人,他时任郑州市法院的副院长。

正常来说,根本不可能放任张书海搞枪,还得把他逮起来才对!

可人性,终究是有弱点的,这点,张书海比任何人都清楚。

和张世镜一样,王志昆也欠了张家人情。

张书海一直默默资助王志昆上学,这份恩情,也在王志昆心里生了根。

他死也想不到,对自己有恩的张书海,会用谎言,让自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志昆啊,我老家不是农村的嘛,我想搞一把猎枪,来看家护院,绝对不伤人!。」

侥幸心理,与报答恩情交织,王志昆很快便答应了下来。

枪,也有了。

1997 年 11 月 19 日下午 5 点,一行人蒙着面,来到郑州市淮河路的电信分局营业厅。

张小马事先换上警服,端着一把仿真枪,在门口把守。

张书海则用猎枪控制营业人员,儿子张宏超,和同学张世镜,则快速将钱装进袋子。

随后几人迅速撤离现场,张小马最后一个走,他利落地掏出自制炸弹,引爆后四人登上张玉萍事先准备的出租车后逃跑。

整个作案过程,只有 15 分钟。

警方并没有追上,也因证据不足,迟迟没有发现他们。

回到家后,张书海数了数钱,足足有 37 万 6683 块!

这可是一笔巨款,足够 5 个人吃香喝辣过上奢侈的生活了。

和绝大多数抢劫团伙不同,张书海的小分队,更高智商,也更专业。

他们早就达成一致。

遵循见好就收、绝不冲动、避避风头的原则。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抢了巨款,5 人却依旧高标准要求自己,绝不胡乱消费,免得引起旁人注意。

即便是这样,一旦欲望开了闸,贪婪便会顺着脊髓,一寸一寸爬上大脑。

尝到了抢银行带来的酸爽滋味的张书海,在沉寂了一年多后,决定继续抢!

这一次,为了分到更多的钱,他特意支开了侄子张小马。

1999 年 3 月 3 日下午,4 人用同样的方式,来到郑州市交通路建设银行铁路支行储蓄所。

张书海用铁锤砸碎柜台玻璃,抢走了桌子上的存款专用包,扔下炸药后离开。

两次抢劫,都十分顺利,因为有专业的反侦查手段,他们没有留下证据。

警察办案也毫无头绪。

此时的张书海,对自己的犯罪天赋更加自信。

可令张书海意外的是,这次大张旗鼓地抢劫,居然只有 5 万元。

气不过的张书海决定,休整半年,仔细复盘抢劫计划。

下一次,他必须要抢个大的!

07 「 冥冥之中 」

这一次,张书海比以往更加谨慎。

他反复踩点了大半个月,跑遍了郑州大大小小的银行。

最终,选择了内部视野狭窄,位置偏僻,人流量少,资金量大,逃跑路线复杂的银基广发银行。

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那起,惊心动魄的抢劫案。

这一次,如张书海所计划的那般,他们十分顺利地抢到了 208 万巨款。

成功后,一行 5 人都沉浸在狂喜中。

只有张书海,冷静地悄悄执行起了自己的第二个计划:瞒天过海。

在队友眼中,一条船上的张书海,肯定不会做对不起他们的事。

可人心,始终隔着肚皮。

肚皮之下,是算计。

他们想不到,张书海不但想办法私吞钱财,更是用计谋,将危险一次次地推给了队友。

每次抢劫,张书海都留了一手。

他在部署计划时,表面上说外围危险,自己和儿子甘愿担更大风险把守。

实则,他每分每秒都在计算成功的可行性,一旦失手,他便能够和儿子先行逃跑。

而分钱的问题上,张书海也有着自己的小九九。

他十分擅长洗脑,故意夸大自己的作用,每次分成,都让周围人心甘情愿地让他拿大头。

即便如此,欲望依旧填不满他日益贪婪的内心。

他想要,神不知鬼不觉地,私吞大部分钱财。

抢劫成功后,按照计划,张玉萍会先将钱放在自己家中,一周后,几人再依次来取自己的份。

而张书海,就抓住了这个空挡。

他背着妹妹,偷偷拿出 70 万元,藏了起来,随后,又原样放好编织袋,压在床板下面。

张书海还秉承着做戏做全套,他从窗台捏了些灰,洒在了编织袋上。

就这样,张书海一人,前前后后,分了 100 万。

看着新闻上每天都在紧锣密鼓地排查,张书海冷笑一声:

「一群傻子,你们到死也抓不住我。」

他让侄子和儿子的同学,回老家避风头。

而狂妄自大的张书海,不顾儿子的劝说,坚持留在妹妹家中。

张书海很自信,他会像往常一样,将愚蠢的公安,玩弄于股掌之间。

可他忘了,再狡猾的狐狸,也会露出破绽。

他认为,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没想到,他千算万算,还是漏了几个至关重要的细节。

就是这些细节,让他彻底落入了警方的法网。

08 「 露馅 」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

再高智商的团伙,也无法次次侥幸。

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随着一次次的成功,逐渐自大的张书海,终于,在最后一起抢劫案中。

犯了连他自己都无法想象的致命错误。

他考虑到了指纹的证据销毁,戴了手套。

可他忘记了,包裹炸药的报纸上,留下了他的指纹。

他考虑到了警方会调查炸药成分,所以自制炸药。

可他忘记了,炸药所用的拉火管,是军用产品,暴露了他服过兵役的事实。

他考虑到了将现场的作案工具等东西带走。

可他却随意的,将包裹手枪的包装盒扔在了原地。

就是那个包装盒,给了警方巨大的突破。

那是一种,在郑州十分罕见的,圆形球锁包装盒。

凭借 1400 人组成的拉网式排查,警方终于锁定了张书海的家。

就在警方认为自己找到嫌疑人,破案在望时。

张书海的狡猾,又一次刷新了警方的认知。

一般逃犯,被警察敲门,早就心理崩溃了。

可他张书海,却一如平常。

他冷静地与警方对话,并且十分配合调查,做了笔录。

就连办案经验丰富的老刑警,此时都开始动摇了。

「真是他吗?可我办案这么多年,真没见过犯人这么坦然。」

审讯以后,因为没有直接证据,警察便把他放走了。

离开公安局后,张书海开始悄无声息地筹备逃亡计划。

让人十分解恨的是,警方最终赶在张书海逃亡之前,找到了决定性的证据。

报纸上的指纹,和张书海的指纹完全匹配。

铁证如山,刚上火车的张书海,就在列车即将开车的节骨眼,被抓捕归案。

震惊全国的特大连环抢劫案,终于落下了帷幕。

2001 年 8 月 18 日,张书海、张宏超、张世镜、乔红军、张玉萍、张小马 6 名主犯,被判处死刑。

张书海的妻子王雨,被判处有期徒刑 12 年。

王志昆被判处有期徒刑 10 年、张云志被判处有期徒刑 5 年、张大国被判处有期徒刑 2 年、李进才被判处有期徒刑 1 年。

2001 年 9 月 14 日,12·9 等一系列特大抢劫案的主犯张书海和张宏超,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

09 「 案件总结 」

从一个拥有光明未来,受人爱戴的好村官。

到遗臭万年,震惊全国的连环悍匪。

张书海从一个正常人,堕落为眼里只有钱,无人情,无法律,为了钱无所不用其极的暴徒。

所谓的疾病、存款,只不过是他用来放纵自己欲望的借口。

为了利益,他出卖家庭,拉着儿子垫背。

算计队友,步步为营。

在他眼里,钱,凌驾于一切。

最讽刺的是,他恰恰伪装成了世人眼中,「好人」模样。

由善向恶,张书海,也不过是,打开了人人藏在心底里的,欲望的潘多拉魔盒。

而张书海计划中,因恩情就违法的几人,更是让人惋惜。

情,永远不能越过法律的边界。

正如为张书海买枪的,昔日法院副院长王志昆,所悔过的那样:

「在亲情与法律相抵触时,一定要把法律允许与否作为衡量的标准。」

此案后来还作为故事原型,被拍成了电视连续剧《荣誉》,2003 年 11 月 16 日在央视一套播出。

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

资料来源 :

《『12·9』抢劫银行案内幕》,新华网

《追捕「中原」悍匪张书海 20200313》,经典传奇

《从疯狂到毁灭——郑州银行劫案主犯犯罪心理剖析》,新华网备案号:YX11Yyd5KMd


.公号

关注不迷路~